? 《舌尖上的中國3》中播出的城陽少山老郭家大饅頭,可以說承包了青島人最近的話題熱榜。老郭家饅頭因堅持傳統工藝,嚴格選料、手工制作、大鍋蒸制、口感絕佳而受到群眾喜愛。
其實在咱城陽少山社區,除了“老郭家大饅頭”備受關注之外,還有遠近聞名的“少山紅杏旅游節”!
“春到門前柳色黃,一梢紅杏低出墻”。城陽區夏莊少山種植紅杏2000余畝,是本地杏的主產區。少山社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土壤條件和宜人的氣候環境造就了紅杏特有的品質,已擁有百年紅杏栽培歷史。
早在明朝,這里的村民就開始種植紅杏,到現在,百年以上的老樹有上百棵,而且不少老樹仍高產。其中少山紅和關公臉是當地的兩大特產。相傳,明朝萬歷年間,即墨望族黃氏門中黃嘉善官拜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返鄉省親回京時攜紅杏獻于萬歷帝。萬歷帝品嘗后大悅,觀其形、察其色,遂賜“關公臉杏”,自此名傳天下。
在色鮮味美的紅杏成熟的季節,少山紅杏節便啟幕了。游客們可以在杏樹旁品嘗鮮美紅杏、體驗采摘樂趣的同時,品嘗當地地道的農家宴,欣賞山村農家的魅力風光,欣賞城陽少山的獨特美景。
初夏時節,讓我們一起相聚陽光城陽,相約美麗少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