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2月5日消息 一直以來,嶗山區付諸于速度與高度的努力,均堅定地指向同一個愿景——一座品質新城的塑造。
《青島日報》2月5日1版截圖
“城市品質是一個城市的生命和靈魂。從國內外知名城市的發展來看,目前都已邁入了‘精雕細琢’的品質時代。”嶗山區委書記江敦濤表示,“品質嶗山”事關嶗山未來發展之定位,是發展大勢與嶗山自身特點的一次科學印合。當前,嶗山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從城市化進程看嶗山也開始進入了由速度向質量、由外延擴張向內涵發展的階段。以品質主導城區發展,既能保證嶗山的城市化沿著科學的方向前行,也能提升嶗山的發展境界和城市競爭力。
嶗山巨峰日出 紀春章 攝
盤點嶗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2017年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41.8億元,增長8.2%,又一次牽引著人們對這個區域的關注。尤其是嶗山區完成技術交易額29億元,增長20.7%,居全市首位;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54件,居全省首位;金融業增加值達到96億元,增長16%;旅游總收入達到120億元,增長15%……一派提質增效、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如果說,不久前嶗山區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山海品質新城總體目標的提出,是揭開了一頁新的發展篇章,那么如今,這一切已不再僅僅是一種戰略構架和理念,“品質嶗山”在人民生活、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公共服務、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等方面實現全方位提升發展,已漸漸匯成一幅如日出東海的壯美景象。
創新,釋放“品質嶗山”的嶗山屬性 建設“品質嶗山”,如何加快實現從理念到行動的跨越?現實在給出最有力的解答,與一組組躍動的經濟增長數據相伴隨的,是新一輪嶗山區規劃建設項目的浮出水面,從深圳路的打通、株洲路的規劃建設到全面竣工在即的青島國際創新園二期工程,再到一系列推動區域教育、文化、商業全面提質的規劃的密集出臺,無不在奏出“品質嶗山”的華彩樂章,登臨一個更高層次的城市境界。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強區的初心。
創新決定未來。而創新,是嶗山與生俱來的基因,也是嶗山發展的優勢。2017年,嶗山區出臺國內一流的創新創業、產業創新和高端人才引進的“三個政策體系”。在嶗山,創新催生著最新發展動能、更強發展能量的釋放,也必然帶來更優發展品質的顯現。
尋找中國金融創新的前沿高地,嶗山已有充足的底氣成為其中的一個聚焦點。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加速集聚,使金家嶺金融區日益凸顯金融創新高地的效應,從股權交易、資產托管、股權投資、信用資產交易,到資產管理、金融租賃、消費金融、征信、民間資本等,新金融機構的集聚漸成大觀。作為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已有掛牌企業約600家,為中小企業融資數百億元。青島新金融中心正在成為一個風向標,由工信部領銜、擔綱制訂行業“國家標準”的賽迪區塊鏈研究院項目已入駐,當下金融創新最前沿的業態向這里匯聚:從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智能投顧,到互聯網金融、保理、融資租賃……
地處金家嶺金融聚集區核心之處的上實中心,吸引了多家金融巨擘入駐 劉棟 攝
作為青島科創資源最雄厚的區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高地,嶗山區敢為人先,扣準了當下最前沿的創新產業領域的脈搏,在打造“中國VR之都”上傾注心血,為“品質嶗山”增添一道亮色,除了前期引進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歌爾集團等專業機構和龍頭企業,又有山東大學青島虛擬現實技術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虛擬現實研究院等項目簽約落戶嶗山區,包括飛行模擬器、智慧城市、文化產業等在內的一批虛擬現實尖端科研項目先后啟動。在技術與產業協同創新的高起點上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嶗山區的VR路徑成為“品質嶗山”的生動寫照。
一批VR高新技術企業嶄露頭角,成為嶗山區VR產業崛起的見證。已躋身全球頂尖的虛擬現實硬件集成商之列的歌爾股份,占據了全球高端VR頭顯市場的75%以上份額。黑晶科技和智海云天已成為國內將虛擬現實與教育相結合的領先企業,黑晶科技參與了首批虛擬現實教育國標的制定,該企業的VR超級教室已成為目前國內課程體系最完善、落地范圍最廣泛的VR教育產品,已進入4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7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展會現場 劉棟 攝
初步統計,目前嶗山區全區已聚集了北航青島研究院等虛擬現實研發機構10余家,引進和培育了虛擬現實企業30余家,虛擬現實相關產業產值達到近20億元。
對品質的追求,催生著嶗山發展眼界、發展層級、發展境界的提升。青島中央創新區已成為嶗山區新舊動能轉換的“驅動器”、主陣地。依托這一平臺,嶗山區重點構建“5+1”產業體系,力爭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突破350億元,5年內達到500億元,“5”就是打造智能制造、智慧產業、虛擬現實、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五條百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鏈;“1”就是發展研發設計、人力資源、知識產權、檢驗檢測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這個“5+1”產業體系,生動詮釋出了嶗山創新型產業的發展品質與“品質嶗山”的創新屬性!
下一步,嶗山區將按照全市項目現場觀摩總結會和全市經濟工作暨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著力抓好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產業創新為重點的全面創新,做到每個產業都有一名以上院士領銜源頭創新、一個以上龍頭企業帶動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實體經濟、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民生,打造“品質嶗山”更多“標配” 教育、醫療、商業、文化,曾是長期令人為之扼腕的“嶗山短板”“民生短板”,曠日持久地存在著。而今,立足于持續改善民生福祉,一幅幅新的規劃圖景的描繪、一個個重點項目的密集啟動,以久蓄之勢奔涌而出!在“品質嶗山”戰略鏗鏘有力的主旋律下,人們已聞密集的鼓點和足音。
“堅持把高品質、創一流的理念貫穿各項工作,以品質主導城區發展,精雕細琢,一以貫之,不斷提升人民生活、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公共服務、社會文化、生態環境‘六大品質’,譜寫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山海品質新城的精彩篇章。”嶗山區區長趙燕說。
在這里,人們曾經為了一所優質學校而望眼欲穿,而今,彌補短板,改善民生,嶗山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著革故鼎新的進程。在嶗山區育才學校、嶗山區實驗小學、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嶗山區第三實驗小學、嶗山區麥島小學等一批新校投入使用的基礎上,今年10月底,嶗山區金家嶺學校將正式啟用。2017年,嶗山區還啟動了10所學校建設,4所幼兒園正在裝修收尾,將陸續啟用;2018年,嶗山區還計劃啟動張村河南側初中、株洲路保障房配套小學等一批學校(幼兒園)新建和改擴建,用3至5年的時間,建成一大批配套學校幼兒園,基本解決中心城區配套學校幼兒園不足問題,解決入學難問題。
在這里,幾年前人們還曾為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的“填補嶗山空白”而奔走相告,而今,繼麗達、大拇指、利群金鼎、金獅之后,一批又一批重量級項目正改寫嶗山商業歷史:宜家2019年上半年開門納客,國金中心計劃引進王府井購物中心,華潤城引入一個大型綜合商業體,一個“品”字形商圈初現。目前,嶗山區已建規模以上商貿項目65萬平方米,在建及規劃項目40萬平方米,預計2020年將突破100萬平方米。
在這里,曾經被認為缺少文化氛圍,而今青島大劇院、青島博物館、青島雕塑園等文化地標齊聚嶗山區。在全省率先開通“文化惠民E點通”服務端;在全市率先建成24小時自助圖書館,實現圖書借閱的“不打烊”……嶗山區文化已經在某些方面站到第一方隊。
越來越多的“率先”成為了嶗山民生的一種“標配”。以醫療衛生為例,嶗山區在全國率先實施中年人健康查體,有病早治,無病早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前面推開,群眾健康服務獲得感不斷增強,工作經驗全國推介;在全省率先建立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實現了“病人不動、醫生移動”的醫療服務新模式,使農村地區和偏遠山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在全市率先實施遺傳性耳聾基因免費檢測……家門口看中醫,嶗山區政府埋單讓這一夢想照進現實。王哥莊街道寧真幼兒園高貝貝小朋友的媽媽,對于培訓的課特別用心,她深有感觸地說:“住在山區里,以前孩子一有點兒拉肚子,發燒,去醫院遠,買點藥趕緊喂,孩子哇哇大哭,吃藥也費勁,現在呢,跟著專家學了推拿,知道通過按摩穴位,實現手到病祛,特別是學會了日常推拿保健常識,增強孩子抵抗力,孩子少遭罪大人少心事。”
“品質嶗山”,正構筑著一個明晰的“塔型體系”,如果說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的創新產業是她的“塔尖”,那么,教育、文化、商業等一系列重要領域的建樹和突破則在構筑著她的“塔基”,一項又一項以“率先”為定位的業績和指標,為“品質嶗山”壘積著深厚而堅實的根基,求強做優的新的發展理念與動能,推動嶗山發展邁向一個更高的層級與境界!
平臺,營造“品質嶗山”的生態體系 知名互聯網企業小米公司以成立第四年就站上800億元的業績成為業界的傳奇,其“竹林效應”的成長邏輯,即建立健康快速發展的生態也隨之傳揚開來。而嶗山區近年來前瞻性地謀篇布局、擔當實干、砥礪奮進,正是在營造城區發展新生態:彰顯國際氣質、現代氣息、嶗山氣派。駐足互聯網劇變的潮頭,讓新的“竹筍”不斷發出,自身彈性不斷增強,嶗山區正在壯大起一片能夠抵抗風雨的“竹林”,“竹林效應”正在生成。
創新創業離不開平臺支撐,嶗山區實施了打造“青島中央創新區”戰略,建成了青島濱海創新大道、青島金株創業大街、青島創客大街、青島國際創新園和青島國際創客社區“三創一園一社區”創新創業載體,這一系列吸引人才項目集聚的高端平臺的構筑,加上嶗山一流的區位優勢,產生了強有力的“極化”效應。來嶗山圓夢的高端創業人才也與日俱增,創業精英的陣容不斷擴大:海信全球研發基地、歌爾研發基地、院士智谷、中科院青能所、中科院蘭化所等一系列高端研發項目開花結果。嶗山區一年引進人才12000名,新增市場主體6585戶,增長31.5%。
連日來,嶗山區集中發布《推動金融業持續快速發展18條》《推動虛擬現實產業創新發展12條》《金融人才獎勵措施6條》《實施精準招商中介獎勵措施4條》多項利好,總部經濟、文化產業、微電子領域、商貿流通領域、旅游健康產業等實施細則正在制定中,將于近期發布。這種一業一策的氣度開全市、全省風氣之先。
截至目前,這里已引進虛擬現實、智慧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業等領域的企業200余家。預計園區建成投用3年后,可聚集院士、“千人計劃”專家等高層次人才團隊100個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企業1000家以上,聚集各類專業技術人才3萬人,實現年營業收入超過300億元。
讓創新生態圈在嶗山區生根發芽,已成為共識。作為嶗山區政府、清青創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大學三方合作的創新、創業、創客服務平臺,青島創客大街入駐鄰客創業公社、清華海爾合作苗圃、京東醫藥等專業孵化服務機構10家,入孵項目累計達到96個。高端創業服務資源的引進和開拓,全方位、開放式的服務,使得嶗山區構筑起一片培育專業化服務的生態群落,成為青島中央創新區的一道風景。
“品質嶗山”理念在更寬領域的傳導、彰顯,在重新書寫著“大美嶗山”的新形象,一項項振奮人心的規劃、項目的出臺,以一掃積弊之勢,開啟了品質提升對嶗山區新的城市境界的鍛造之旅,也源源不斷地積蓄著巨大的發展勢能!
江敦濤說,圍繞“創新+三個更加”目標要求,落實“一三三五”工作舉措,在“更加富有活力”方面率先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重點打造國內一流的四大高端產業引領區: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財富金融中心、旅游目的地、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在“更加時尚美麗”方面率先建成生態田園城市、山海品質城區,打造產城融合示范區、鄉村振興先行區、生態田園城市樣板區,彰顯嶗山之美;在“更加獨具魅力”方面,率先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通訊員 譚善路 記者 梁湘
[編輯: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