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2月5日消息 日前,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血管外科,成功為一位電鋸傷導致右上臂肱動、靜脈斷裂,險失右上臂的年輕人,完成了“血管吻合”手術。經過精心治療,現在病人已經順利出院。
電鋸脫手,傷者面臨截肢
一個月前,35歲的姜先生工作時,所持電鋸不慎脫手,將自己的右臂嚴重割傷,傷口瞬間血流如注。120救護車趕到后,醫生進行了壓迫止血等急救處理后,火速載著他駛向市立醫院東院。
到達急診科之后,醫院立即啟動急診綠色通道,快速評估傷情,并通知血管外科參加搶救。李大林主任迅速趕到急診搶救室仔細查體,初步判斷:電鋸傷位于右上臂下段、近肘關節處,右上臂的主干血管即“肱動脈”和“肱靜脈”已經斷裂,且周圍神經與肌肉,亦存在斷裂可能... ...
院前,雖已用止血帶臨時緊急結扎止血,但若不盡快手術,上臂缺血時間越過長,傷者出現肢體壞死、截肢甚至死亡的風險就越大。
“精準”吻合,保住右上臂
時間就是生命!急救綠色通道全方位開通,監護、吸氧、輸液、抽血、術前準備、急癥辦理入院、麻醉手術科準備手術... ... 術前準備迅速、順暢、有序。
姜先生很快被送入手術室,在李大林主任的指導下,由顏京強、齊浩山等組成的手術團隊快速淸創探查發現,姜先生的右上臂前內側和肘關節屈曲部位,有一處大約10cm×6cm大小的不規則創面,皮膚完全掀開,肌肉顯露,部分斷裂,右上臂主干的血管肱動脈和肱靜脈,已完全、不規則斷裂,右前臂與右手的血供完全中斷!此時,距離外傷發生已經過去了4個小時,在臨床醫學上,當上臂缺血超過6小時便可能發生壞死,甚至最后不得不截肢。
沒有一刻喘息,為了保住傷者的手臂,醫生們與時間展開了每一分、每一秒的爭奪。他們僅僅用了不到10分鐘,便準確找到并夾閉斷裂的血管斷端,隨后慢慢松開近端阻斷血流的止血帶,讓少量側枝血流慢慢恢復,以延長受傷手臂的搶救時間。血管被鋸斷后,斷裂處形態極不規則,且發生短縮,主刀醫師顏京強迅速完成血管的解剖暴露,精心剪掉肱動脈與肱靜脈的不規則斷端,隨后與齊浩山密切配合,開始進行手術最關鍵的一步——血管吻合,此處的動靜脈直徑僅有4mm左右,血管縫線也僅有“頭發絲”粗細,既要保證血管通暢,還要保證吻合后不漏血,手術難度可想而知。
經過1小時左右的“搶修”,醫生們終于趕在缺血6小時、組織壞死之前,完成吻合手術。他們慢慢松開阻斷斷裂血管的血管夾,不到5秒鐘,姜先生的右前臂和右手便由青紫變為紅潤,右腕關節處的尺橈動脈的搏動也非常好。手術成功了!手臂保住了!所有手術人員如釋重負。
更幸運的是,骨科副主任醫師張云飛隨后檢查發現,姜先生的主干神經沒有明顯損傷,肌肉僅有部分斷裂。前后不到兩個小時,醫生們憑借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打贏了這場手臂“保衛戰”。
手術后,姜先生恢復良好,右上臂的膚色、運動及感覺功能等都很正常,順利康復出院。現已可以自如取物,一月后即可正常勞作。
通訊員 伊麗明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春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