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2月1日消息 膠州市膠西鎮杜村57歲的村民杜谷香和丈夫馮云海在村里經營著一家普通又非凡的饅頭店,20多年來,老兩口始終堅持“飲食文化就是藝術”的理念,將傳統的饅頭做成了各種各樣活靈活現的“生靈”,這讓老兩口的手藝聲名遠播。
2月1日,記者來到膠州市膠西鎮杜村社區杜的“云海谷香”饅頭店,今年57歲的村民杜谷香正在里外忙活著。“這些饅頭是要發到美國去的,可不能丟了咱的手藝!”杜谷香一邊忙碌一邊叮囑著正在包裝饅頭的丈夫馮云海。
“一進臘月門,訂饅頭的電話都不敢接,做不出來啊。”杜谷香說。記者看到,在這個普通的民房改造的饅頭店里,擺放著一點都不普通的饅頭,霸氣外露的龍、鳳,活靈活現的鯉魚,慵懶華貴的貔貅……個個入木三分。
記者了解到,杜谷香和馮云海這家饅頭店已經開了20多年,不僅在當地享有盛譽,而且遠銷東北、內蒙等地,甚至名頭在國外也十分響亮。
“很多在華人和華僑都很感興趣,他們都托國內的朋友往外帶。”杜谷香說,可是訂單再多他們也接不過來,因為他們的饅頭都是純手工制作,老兩口一天只能做50個饅頭,賣完即止。正是因為如此,在當地也盛傳這“云海谷香,一饃難求”的說法。
文/圖 半島網記者 黃超
[編輯: 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