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月17日消息 市南區開展青少年服務的社會組織在民政局注冊備案的僅有10個左右,這些青少年社會組織普遍面臨場地、資金以及人才方面的困境。今年市南兩會上,市南區人大代表、市南區團區委書記劉棟帶來了推進市南區青少年服務社會組織發展的議案,希望通過政府、社會的共同關注,推動市南區青少年社會組織的發展。
市南區青少年服務社會組織處于起步階段 按照通行的對青少年的定義,市南區青少年約32.5萬,自2012年起,團區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在亢家莊社區建立了全省首家青少年服務中心,在服務機制、管理機制、運行機制、創新機制等方面探索出了符合市南區實際,適應新時代形勢任務要求的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經驗和模式。
市南區人大代表、市南區團區委書記劉棟
“但市南區青少年服務社會組織的現狀并不盡如人意,像全區開展青少年服務的社會組織在民政部門注冊備案僅有10家左右,除市南區青少年服務中心有5名專職社工外,其它幾家大都只有1-2名專職工作人員。每萬名青少年中專職服務人員不足1人。”劉棟介紹,前期通過調研,也發現市南區的青少年社會組織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與先進城區相比,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有一定差距。
場地、資金、人才制約青少年社會組織發展 “市南區青少年服務中心在八大湖亢家莊社區辦公,但其它幾家青少年服務社會組織有的是在社區有一張辦公桌,有的則是在家里辦公或“打游擊”似的,開展活動時臨時找場地。”劉棟介紹,辦公場地問題,是制約青少年服務社會組織發展的一大問題之一。
第二個問題是,服務資金問題,市南區青少年服務中心由團區委出資購買專業社工崗位,其它幾家青少年服務社會組織均沒有任何服務資金,是靠自己想辦法解決經費問題,因為撬動社會資金的能力較弱,基本上都是處于無法生存的狀態。
第三是專業人才問題,劉棟表示,市南區已經取得專業社會工作職業資格的共有330多人,在崗的是164人,主要是在各社區工作,從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的社工在20人左右。
建立青少年社會組織孵化平臺 在社會轉型期,青少年成長成才、就業創業、社會融入等都面臨諸多困難,建立、健全青少年社會化服務體系具有非常迫切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更亟須我們在服務青少年工作中有多樣化的思維、多樣化的方法和多樣化的載體。
對此,劉棟建議到,一是要建立青少年社會組織孵化平臺,這樣既可以讓青少年社會組織有固定的辦公場所以及開展活動的場所,也能把青少年社會組織集中起來,進行項目的互通有無。第二在資金支持上,要完善青少年服務項目購買制度體系,一方面政府多投入資金,一些好的青少年相關的項目,可以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委托青少年社會組織去執行,促進青少年社會組織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撬動社會上的一些資金,促進項目的開展。第三是人才方面,孵化平臺建立后,可以與青島有社工系的高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保證社工人才源源不斷攝入,在引進高端人才時,也可著重引進社工人才,以人才推動青少年社會組織的發展。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