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全國排名第二的華西醫院落子即墨區之后,青島藍谷將引進建設山東大學齊魯藍谷醫院。屆時,華西醫院和齊魯醫院將支撐起即墨醫療新格局。
此外,即墨區還將在藍村鎮、北部汽車產業新城、西部國際商貿城各建設1處二級綜合醫院,城區每個街道規劃設置1所標準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三年行動計劃預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設備購置、人才隊伍建設等資金22.3億元。這是即墨區日前下發并開始實施的《醫療衛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提出的。
按照這個三年行動計劃,華西醫院落戶后,將共建青島即墨東部醫療中心,該中心將以提供急危重癥、疑難雜癥等高水平醫療服務為主。即墨區人民醫院主要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和急危重癥搶救、疑難病轉診等服務,加強兒科、口腔、急診急救、腫瘤內科、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等特色學科建設,逐步引導群眾形成科學合理的就醫理念和習慣。即墨區中醫醫院突出中醫特色,重視中醫人才的引進培養,發展中醫特色專科,完成醫院內部改造,設立科研教學中心、“健康谷”中心、“治未病”中心及查體中心。到2020年,創建為三級中醫醫院。
與此同時,即墨區還將配置1200平方米的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業務用房和“移動執法系統”,健全監督執法三級網絡體系。完成120急救調度指揮中心和應急中心搬遷,加強院前急救體系建設,在東部醫療中心、汽車產業新城、搬遷后的即墨區第三人民醫院、青島藍谷各新建1處急救站。到2020年全區共有18處急救站、24個急救單元。加強婦幼服務能力建設,改擴建婦幼保健院。
圍繞基層醫療提質,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多項“2020年的目標”: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4類機構在房屋建設、設備配置、人員配備、服務功能和運行管理5個方面實現標準化;每個街道規劃設置1所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鎮街和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通濟新經濟區均建設1所中心衛生院;完成5處衛生院的新建改擴建;各鄉鎮衛生院的搶救室、診室、治療室、處置室、病房等科室面積達標、分區合理,開展中醫、醫養結合、臨終關懷、口腔等特色專科建設。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也將提速,按照2000—4000人口設置1所衛生室、配備2—4名具有執業資格醫護人員的標準,2018年新建60處中心衛生室,實行鄉鎮衛生院領辦中心衛生室的運行管理模式。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到2019年底實現房屋面積達標、布局合理、設備齊全、人員充實、服務規范。
未來三年,即墨將不斷加大醫療專業人才招育力度。到2020年底,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90%以上,引進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博士研究生學歷的緊缺急需型人才10名,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臨床醫師在即墨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醫院醫師中的比例達到95%以上,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比例達到70%以上。到2020年底,基本實現每萬名居民配備至少兩名全科醫師。(半島全媒體記者)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