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城管局局長呂燦華接受大眾網記者采訪
大眾網濟南1月9日訊(記者 王亞男)9日上午,在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小組討論現場,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城管局局長呂燦華接受大眾網記者采訪時說,2018年拆違工作仍然要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今年拆違拆臨任務下達了3329萬平方米。在3月底即將公布的二期臺賬中,有許多市民耳熟能詳的違建將被公布,其中包括英雄山路、金雞嶺、二環南路上的部分違建。
金雞嶺等違建將公布,建成區違建年底清零 呂燦華告訴記者,2017年濟南共拆除違建3287萬平方米,拆除戶外廣告17293塊,今年拆除整治任務下達了3329萬平方米。同時,今年依然分四期臺賬管理,其中1月底之前公布第一期,3月底拆完第一期,依次公布第二三四期。目前一期臺賬已征集完畢,最近要向社會公布,涉及300萬平方米,重點仍是城市主次干道兩邊,并逐步擴展到城鄉結合部和居民小區。
記者了解到,就摸底情況來看,今年定下的3329萬平方米拆除任務,幾乎包括了所有城區違法建設。“通過今年整治建設后,將考慮對城區所有違建進行全面整治,如果任務完成,基本能達到建成區違法建筑的清零。”呂燦華說。
隨著2018年的深化治理,呂燦華表示,今年將對市民很多耳熟能詳的違法建筑動刀。比如金雞嶺違建,英雄山路、二環南路違建。而這些基本都屬于二期臺賬,會在3月底公布。
2018年啟動分類處置,3類原則對號入座 之前市民一直關心的拆違拆臨分類處置工作,在2018年終于要啟動了。呂燦華表示,分類處置是適合濟南市整治違建的有效方式,目前城管部門正在與規劃部門密切合作,分類處置方案基本形成,之后會向社會公布。
據悉,分類處置主要分為三大原則:一種是前期辦過一定規劃建設手續,和現在規劃有關政策不矛盾,具備補辦相關手續條件的,則要求其補辦手續;第二種是雖然不具備補辦合法手續條件,但該建筑給市民生活、社會公益事業承擔不可或缺的作用,這一類就要臨時保留使用;還有一種就是既不能辦手續也不具備保留使用條件的,就一定拆除。
“該規定出臺后,并不是所有違建都能進入分類處置,只有符合規定的才能按照分類處置進行處理,不會出現投機取巧鉆空子的行為。”呂燦華說。
今年所有區縣一半以上建成“無違建街鎮” 對于啟動無違建街鎮創建一事,呂燦華表示,建設無違建社區是保證拆違拆臨長效的措施。就是設定具體指標,對社區、街鎮、甚至區縣,進行驗收考核之后,分別命名為無違建社區、街鎮、區縣。
據了解,該工作主要考慮五方面指標:重要指標是區域內不能有新增違法建設;同時已有違法建設需要拆除的要按照臺賬要求進行拆除;此外,拆除過程中做到文明拆違和諧拆違依法拆違;建立長效管控機制,即如何保證區域內沒有新增違法建設,既有違法建設拆除;對違建拆除之后的土地利用要符合標準,比如建綠為原則,不建綠為例外,還綠于民,還路于民。
“五個指標達到了,就可以提出申請,讓有關部門驗收,通過驗收后即可授予其無違建街鎮。”呂燦華說,目前各個區縣正在準備,2018年總目標是所有區縣至少一半以上達到無違建街鎮。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