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河高架南延隧道工程、二環南路和二環東路延長線通車后,濟南既有的二環快速路網與繞城高速成功“牽手”,市民出城將更加方便。交通便利后將帶來大量的人氣,東城和南城將加速崛起,發展不平衡問題將得到彌補。目前濟南穿黃隧道已經開工,黃河北交通網將更加密集,大交通助力濟南邁入“黃河時代”。隨著繞城高速大東環的即將開建,濟南城市框架將得以擴展。
快速路不再“斷頭”,牽手繞城高速方便出城 東南二環項目通車后,市民從燕山立交到搬倒井互通立交僅需5分鐘,到繞城高速南線僅需10分鐘左右;從燕山立交到港溝互通立交只需要20分鐘,同時通過龍鼎立交等可分流行駛車輛,方便駛入奧體中心、鳳凰路等東部主要中心地段。
根據規劃,未來二環東路南延將直通泰安,構建濟泰快速通道。屆時,從二環東路上高架直通泰安,最快半小時就可以到達。
這就是高速路和快速路的威力,近幾年濟南加快了打造快速路、高速路的腳步。尤其是從2015年開始,東南二環延長線項目、二環西路高架南延以及順河高架南延等,其思路就是打破快速路“斷頭”局面,實現快速路與高速路的牽手。
曾經主政濟南規劃局的濟南交通委主任賈玉良說,濟南在擬定“一主一副,五大次中心,十二個區域中心,加兩個衛星城”的城市發展框架之時,提出了“高快一體”路網要為城市發展框架服務的理念。高快一體路網成為連接中心城區與區域中心和衛星城的重要紐帶,提高跨區域長距離的通行速度,實現1小時到達的快速通道。
按照濟南市“十三五”公路重點工程的規劃,“十三五”期間濟南市將建成“高快一體”路網。濟南這幾年的大工程,目的都是繞城高速與市區環線連成一體,只有兩種功能不同的道路優化組合,將產生1+1>2的效果。
通車前夕的搬倒井立交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青先 攝
南城和東城加速崛起,地區間差異逐漸縮小 十多年前,因為高新區交通不方便,誰都不愿意主動跑那么老遠,如今高新區已經成為濟南的活力所在。老濟南人眼中的奧體西路以及文博片區離市中心那么遠,現在卻發展成為舉全市之力打造的CBD。東繞城高速以東,三年前唐冶片區還被工地包圍,而今大批業主入住。
為何原來默默無聞的地區成了香餑餑?其中交通起了很重要作用。便利的交通將帶來人流、物流、貨流以及信息流的廣泛流動,對經濟發展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工業北路是濟南東北部重要的交通主干道,是濟南市實現“四橫六縱”雙快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東北部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工業北路全線通車后,將為濟南新東站、中央商務區(CBD)、華山片區以及唐冶新區建設提供交通保證。
隨著二環西路快速路南延、劉長山路改造及片區開發,省城西南部的交通將得到極大改善,位于二環西路沿線周邊的白馬山片區、后龍片區以及王官莊片區等勢必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三橋一隧”跨越黃河,大東環打開城市框架 去年12月8日至9日,濟南市召開全市工作務虛會。會上,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說,從長遠來看,濟南城市建設不可能無限拉伸延長,未來的發展必須瞄準和實施“北跨”。“要跨過黃河去,‘解放’全濟南,讓濟南從‘大明湖時代’走向‘黃河時代’,這個北跨不是隨便越過去,而是要通過‘攜河發展’,讓黃河成為城市的內河。”
跨黃河首先要解決交通問題,目前濟南已建成通車的黃河公路大橋共有6座。在建的黃河大橋共有三座,分別為齊河黃河大橋、長清黃河大橋和石濟客專黃河公鐵大橋。穿黃隧道已開建,剩余橋梁也馬上開工。未來濟南跨黃將呈現“十二橋一隧”的格局。
11月30日,濟南市環保局受理了《濟南市公路管理局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東環段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公示期至12月6日。按照計劃,2020年12月大東環將通車。“大東環”建成后,繞城高速將降格成市內交通干道,方便市民出行。與此同時,繞城高速周邊將成為濟南城區新的邊界,大大加快濟南城市發展步伐,對濟南城市格局的改善也有潛在影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