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2月11日消息 ICU,是全院危重癥診療中心,干凈整潔的病房、醫生護士忙碌的身影……“張醫生,8床患者血壓低,需不需要調整升壓藥泵速?”“丁醫生,6床患者白色泡沫樣痰,心率快,您來看一下。”“史醫生,10床患者煩躁,CRRT報警動脈壓力高,需不需要上鎮靜劑?”ICU里聽到最多的,是護士對患者病情觀察的匯報,患者多數昏迷,沒有情感上的溝通,甚至不能做到基本需求的表達。可您以為因為這樣,ICU的醫生護士就是不茍言笑的“鐵甲精兵”嗎?在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幾天前的一個小故事,帶您認識不一樣的“ICU天使”。
患者王某(化名)因為輕度抑郁,在家中發病自殘,雙上肢肱動脈、橈動脈均有割傷,劍突下腹部也有刀割傷,兒子發現后將其緊急送往八醫救治,因為傷口數量多,失血量大,被收入ICU。患者沒有其他基礎病,經過常規治療,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意識正常,活動能力也逐漸恢復,可每天面對陌生的環境,聽到病房那頭頻頻發出的“搶救信號”,情緒低落。醫生決定把他轉進ICU單間病房,讓兒子能夠多陪伴,幫助他疏導負面情緒。責任護士通過與其兒子交談了解到,患者只有這么一個兒子,沒有其他家屬陪床,可患者有嚴重的自殺傾向,醫護人員都非常擔心,此時心理護理對患者來說就格外重要。ICU護士們群策群力,實施嚴格交接班,不僅對患者的傷口情況進行嚴密觀察,更是詳細交接他在每個班次的心理活動和情緒變化,以便每個班次的當班護士更好地掌握他的心理活動,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和勸解,防止危險再度發生。
護士們平時護理的都是病情危重的昏迷患者,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對待病情一臉嚴肅,可在該患者的護理工作上,責任護士們都展現出自己最活潑開朗的一面,用熱情的話語、關切的問候,為患者帶去最溫暖的關愛。護士們通過查閱相關心理學資料了解到,此類患者往往會把自己心中的痛苦放大,積郁成疾,但通過被關愛和轉移注意力,能夠緩解其痛苦情緒。于是,護士們和他就每天聊起了“家常”,開起了自己的“玩笑”。“叔,您有一個兒子,今天這個班的護士就我最漂亮,所以今天我給您當閨女!”起初患者并不為所動,常常說些絕望的話,說“活著沒什么意思”,責任護士便從一個做女兒的角度出發,給他講起了自己和父母的故事,“我們做兒女的,都希望父母健康,這樣我們才能在外面安心工作,家里的老人健康長壽,才是這個家最大的福氣,您已經六十多歲了,身體比同齡的叔叔們都健康,您兒子還指望您到時候幫忙帶孫子呢,這種福氣別人都羨慕不來。”幾番親近的交流和溝通,患者冰冷的心漸漸被融化,與“護士閨女們”越來越親,還囑咐兒子一定把她們的電話挨個記下來,等來年家里櫻桃熟了,要召集“孩子們”來家里吃櫻桃!
有次夜班,患者睡著了,因為白天體溫偏高,夜里需要加測體溫,責任護士輕輕為他把體溫表置于腋下,朦朧之中知道護士在為他量體溫,低聲說道:“孩子,謝謝你……”“叔,別客氣,吵到您休息了,您快睡吧。”簡單幾句話回應了患者的謝意,但轉頭的一刻,護士的眼淚卻奪眶而出。天使們知道,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和護理來自于精準熟練的業務水平,可唯有愛,才能治愈心靈上的頑疾,身著白衣,便被賦予了這愛的能力,用心去感受患者,用關愛接近一顆脆弱的心,用天使之心散發出愛的能量去撫平心靈的傷痛!這是一個素不相識的患者去相信陌生護士的理由,因為她的名字,是天使!
經過幾天的治療,患者病情穩定,心態也逐漸開朗,轉到了普通病房繼續治療,我們已經在他的心中,種下了愛的種子,衷心希望他能夠早日康復,安享天年。
通訊員 孫鵬飛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