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已經到深秋,但“銀杏王”依然郁郁蔥蔥。
”銀杏王”樹圍8.2米,需要五六名成人才能合圍。 (郯宣)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從清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署名除外)
銀杏,是現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郯城銀杏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銀杏種植面積發展到30萬畝,年綜合產值達到2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銀杏之鄉”。據悉,郯城有一棵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銀杏樹,被當地人尊稱為“老神樹”。
2014年,位于郯城縣城西南部的中華銀杏生態旅游區,被正式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成為郯城縣第一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該景區總面積為9.9平方公里,有百年以上的結果大樹數萬棵,全國最大的古銀杏林帶綿延10公里,是我國目前保存面積最大的古銀杏群落。
“銀杏王”就位于4A旅游景點廣福寺內。歷經數代,無數詩篇為它而作,無數故事為它敘說。這棵銀杏古樹高41.9米,樹圍8.2米,樹徑2.6米,是亞洲最大的銀杏雄樹。據資料顯示,該樹植于周朝距今已有3000多年,被當地人尊稱為“銀杏王”、“老神樹”。
“老神樹”至今枝葉茂盛,聳天矗立,巨影婆娑。該樹于1979年被列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為此郯城縣政府在此建立了“新村銀杏古梅園”。據當地老人講,這棵“老神樹”有“五神”:一是祈福神。二是結果神。銀杏樹屬于雌雄異株的樹種,而這棵雄性銀杏樹最下面的一根枝,當年由廣福寺僧人嫁接上了雌枝,成了雌雄同株,而且每年樹底部的樹干都是碩果累累,壓彎枝頭;三是授粉神。每年谷雨前后,“老神樹”可為方圓二三十公里范圍內的銀杏雌樹授粉,這也保證了新村當地成片銀杏樹林的繁茂。四是斷枝神。多年前的一場狂風中,“老神樹”上斷下了一根枝,其在晾曬十多天后被培植入土,竟然長出了新芽。五是落葉神。“老神樹”發芽早于春,落葉遲于冬,春天要比同類的樹提前半個月發芽,秋冬季節要到12月上旬才落葉,比同類的樹要晚一個多月,并且是三四個小時內一次性落盡,場面十分壯觀。“老神樹”的根系極為發達,樹冠根系占地面積五六畝,樹蔭達0.8畝。在距古樹100多米的地方,村民建房挖地基,仍頻頻挖出“老神樹”的樹根。根據鄉林業站的調查,“老神樹”的根系伸展范圍最遠達到150米。
據報道,郯城銀杏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全縣300年以上古銀杏樹2萬余棵,占全國的40%以上;銀杏種植面積發展到30萬畝,定植銀杏1400萬株,年產優質銀杏果400萬公斤,銀杏葉1000萬公斤,銀杏種植規模、銀杏葉產量、定植株數位居全國四大銀杏產區之首,年綜合產值達到20億元,已成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是名副其實的“銀杏之鄉”。
■鏈接 銀杏是個寶,藥用價值高 銀杏不管是果實還是葉子,都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抗菌作用:現代科學證明,銀杏種仁有抗大腸桿菌、白喉桿菌、葡萄球菌、結核桿菌、鏈球菌的作用。
對呼吸系統的作用:實驗表明,銀杏乙醇提取物給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呼吸道酚紅排泌增加,似有祛痰作用。中醫素以銀杏種仁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氣管炎、肺結核等病。
對循環系統的作用:白果二酚有組胺釋放作用、引起毛細管通透性增加,導致水腫,此作用又為撲爾敏所對抗。除此以外,銀杏還可以保護肝臟、減少心律不齊、防止過敏反應中致命性的支氣管收縮等。
止帶濁縮小便: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白果有收縮膀胱括約肌的作用。對小兒遺尿、氣虛小便頻數、帶下白濁、遺精不固等病癥,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抗衰老:經常食用白果,可以滋陰養顏抗衰老,擴張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使人肌膚、面部紅潤,精神煥發,延年益壽,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和款待國賓上客的特制佳肴。
美容養顏:白果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淀粉、維生素C、鈣、鐵、磷、鉀、鎂等多種微量元素,經常食用,可以美容養顏,抗衰老,擴張微血管,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使人的肌膚細嫩、面部紅潤有光澤,精神飽滿。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