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型企業轉型要靠啥?青島德盛用60年的發展給出了一條可行之道。從面臨倒閉,到擁有國內發動機曲軸智能化生產線,到為德國寶馬摩托個性化量身組建發動機曲軸智能化生產線,到國內高端軸類市場占有率達80%,青島德盛60年的發展是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轉型的一個縮影。近日,記者跟隨青島市工商聯和青島市統戰部聯合推出的“企業新舊動能轉換”活動中走訪了青島德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國賓護衛摩托唯一曲軸供應商
在青島德盛科技文化館內,青島德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海德向記者詳細介紹了企業發展史、戰略定位等。
青島德盛是全球化高端曲軸研發制造企業,專注于生產曲軸——即發動機的“心臟”這一精密部件。目前公司生產涵蓋高端摩托車、園林機械等14個產品行業,其中五家客戶在行業內世界排名第一,比如德國寶馬摩托車、美國北極星全地形越野車等。
青島德盛以技術領先優勢,成為德國寶馬850型摩托車曲軸唯一供應商,中國國賓護衛摩托車曲軸唯一供應商?!斑@標志著德盛已經具備高端產品制造的能力。”張海德告訴記者,“目前國內2500cc排量以上高端曲軸市場,青島德盛占有率高達80%!”公司生產14個產品行業。產品出口到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并與國內外80余家世界著名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青島德盛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鴻達”牌商標和“QDS”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霸谇鄭u中國馳名商標的牌子大概有120塊,青島德盛就占據兩塊??赡苋鄭u只有三家擁有兩塊,另兩家為海爾和交運。”張海德說。
創新讓企業從負債到盈利壯大
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張海德感慨:
“青島德盛經營最初比較困難,員工1300人,有1000人賦閑在家,產值不足現在的五分之一;現在600人,經濟效益越來越好,企業之所以快速發展,依靠的就是不斷的創新。”
張海德介紹,2001年,青島德盛提出“三大結構(產品結構、市場結果、品種結構)調整”,比較早地進行結構轉型。2011年更是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制定了生產高端曲軸的發展規劃。為了達到高端客戶更苛刻的要求,青島德盛不斷突破核心技術難題,同時也學習到更先進的管理經驗。
2013年青島德盛把“管理信息化、生產智能化、市場全球化、人才國際化”確立為公司的“四化”戰略目標。同年,經過3~4年的摸索,青島德盛自行研發集成了中國第一條發動機曲軸智能化生產線,實現了離散式工業高精密產品的智能化生產。2015年,中國制造2025戰略提出。這表明,青島德盛發展思路走在國家戰略前面。
張海德向記者分析了智能化生產線的優勢:“原來的生產線一個班次需要12人,升級智能化生產線后每個班次只需2個人,一天三個班次,可以節省30人的勞動力,30人的工資一年要100多萬;升級后效率反而比原來提高了20%;產品質量也更穩定。”
走高端給德國寶馬摩托供貨
2017年,青島德盛投入約2500萬組建了德國寶馬發動機曲軸智能化生產線。發動機是摩托的心臟,而曲軸是“心臟之心”。在德盛廠房內,記者看見該條生產線已經投產。
6年來,依賴在核心技術、裝備、人才和管理等方面打下的良好基礎,青島德盛今年高端產品市場需求呈爆發狀況,產品供不應求。目前,青島德盛供應德國寶馬、日本本田、意大利比亞喬等高端產品的訂單直線上升。
青島德盛還與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合作,建成了ERP、MES、PLM 等信息化系統,實現了企業信息物理系統的全面融合。在德盛辦公樓內,記者參觀了“青島德盛信息化系統管理平臺”,可以隨時監控機器運行狀況具體產量,還可以具體操作,總體指揮等?!巴ㄟ^結構調整和生產線智能化升級,青島德盛不斷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了高端軸類市場領先水平,也成功塑造了青島德盛等同于高端曲軸的品牌形象?!?br>
通過創新,青島德盛獨家進入日本本田全球采購體系,供應巴基斯坦本田的450萬套產品,無一例產品不良事故,質量達到“零PPM ”。青島德盛以技術領先優勢,成為德國寶馬850型摩托車曲軸唯一供應商,中國國賓護衛摩托車曲軸唯一供應商。這也標志著德盛已經具備高端產品制造的能力。目前,公司又投入巨資,正在組建德國寶馬發動機曲軸智能化生產線。
組建智能信息化系統管理平臺
“原來是想辦法怎么活著,現在是想怎么更好地活著。”張海德樸素地總結道,“我們認為企業有兩大危險,一是人才跟不上;一是企業經營很好,但是盲目投資,比如投資房地產行業、金融行業等。德盛只會專注于研究曲軸,做精做專?!痹谖磥戆l展布局方面,青島德盛有著明確而宏大的目標:全力打造世界高端軸類研發生產基地,力爭到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軸類制造企業。
6年來,企業在核心技術、裝備、人才和管理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礎 ,今年高端產品市場需求呈爆發狀況,產品供不應求。未來,青島德盛全面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組建中國首條發動機曲軸智能化生產線、高端大排量整體曲軸智能化生產線、德國寶馬發動機曲軸智能化生產線、曲柄銷智能化生產線和熱處理智能化生產線,為在行業中率先實現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奠定基礎。
城市信報記者 李敏
[編輯: 劉曉明]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