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上完專業課,就和老師一塊趕過來路演,分時休憩站的點子是我們共同想出來的,希望能獲得認可。”10月12日,青島凱普蘇爾創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馬麗洋告訴記者。雖然還只是青島大學材料物理專業的大二學生,但這次和自己的老師孫錫泉,組團來到2017市北區第五屆創業大賽,馬麗洋自信滿滿要拿冠軍。
10月12日上午9:00,“激情創業·圓夢市北”尚道杯2017市北區第五屆創業大賽總決賽,在青島(市北)博士創業園舉行。來自新能源、節能環保、農業科技等行業的18家企業參加了總決賽,經過激烈角逐,青島烯望化學有限公司的可降解塑料產品,榮獲本屆大賽一等獎——海鷗精英最佳創業獎。
雖然還只是大二學生,但馬麗洋已經是一家創業公司的負責人了,而今天他們帶來的點子,就是在學校的選修課上,老師和同學一起智力風暴后的結果。“我們這個分時休憩站的點子,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在機場、火車站、長途站、寫字樓等人員密集的場所,為他們提供一個私密空間,讓他們去休息。”馬麗洋介紹說 。回憶起分時休憩站誕生之初,馬麗洋說,這還是源于自己的一節選修課。
“我的專業是材料物理,去年選修了一節叫做創新創業實務的選修課。我們看到不少同學午休的時候,都是趴在桌子,這樣很不舒服,于是我們就想到了分時休憩站。通過類似膠囊床鋪的方式,滿足白領等的需求。”馬麗洋說,
“去年秋天就有了這么個想法,選修課上還有不同學科的同學 ,于是我們就一起組成了一個小團隊,跟老師一起研發。”
據孫錫泉介紹,現在的研發團隊當中有四人來負責軟硬件方面的開發升級。“結構、材料、監控、智能識別等等,我們現在已經申請了8項相關專利。今年年底就能制造出樣品,我們打算明年初開始投放市場。”孫錫泉說。
學生占主導,老師來參與,這種方式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又能獲得老師的指導。投入市場產生利潤時,又該如何分配來保證創業的積極性?“學校在去年就出臺了一個學科性公司的管理辦法,比如說像我們這種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創業團隊 ,成立公司之后,團隊占70%的股份,學校占30% 股份,以此來保護創業積極性。”孫錫泉認為,這既能使學生發揮專業所長,也是學校提升科學實踐教育、培養學生探索能力的有效形式。
據悉,參與當天路演的18個公司里,還有員工離職預警系統、純生物無水洗車、三維穿刺定位系統等不少好點子。據市北區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了鼓勵參賽熱情,本屆“海鷗精英”企業將獲得總額119萬元的大賽獎勵,包括投資種子基金32萬元,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優惠券80萬元,獎金人民幣7萬元。城市信報記者 張鵬
[編輯: 焦琳]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