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成全世界免费高清观看,成全影视大全在线观看,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傳承民族音樂的"活化石" 泉州南音推廣從娃娃抓起

2017-09-21 10:29   來源: 光明網(wǎng)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wǎng)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原標題:【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傳承民族音樂的“活化石”泉州南音推廣從娃娃抓起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大型網(wǎng)絡傳播活動福建行記者來到了全國著名的“戲窩子”,享有“戲曲之鄉(xiāng)”“木偶之城”“南音之都”等美譽的泉州。

  在泉州,隨處可以感受到濃厚的閩南文化氛圍,而南音更是深入泉州人的“骨髓”。

  南音,起源于晉、唐時期,又稱“南樂”“南管”,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民族音樂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2009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泉州是閩南文化的發(fā)祥地、富集區(qū),是文化部在2007年批準設立的全國首個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閩南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的核心區(qū),南音和南戲、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藝被稱為“五南”文化,是閩南文化的重要代表。

  近年來,泉州大力推動閩南文化普及推廣。大力推動閩南文化進校園。2009年出版《泉州南音教程》作為中小學學生的南音學習教材。已有南少林五祖拳、拍胸舞等10多項重點非遺項目進入到中小學課堂。連續(xù)27年舉辦中小學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賽。以泉州藝校、泉州師院等高校為傳承人培養(yǎng)基地,開設閩南文化專業(yè)教育,泉州藝校至今已輸送專業(yè)人才1000多名。泉州師院于2011年設立泉州南音學院,開創(chuàng)院校設立本科層次南音專業(yè)先例,2013年開始培養(yǎng)南音碩士研究生。又在德化陶瓷學院、安溪茶學院等高職院校設立非遺專業(yè)。同時,利用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舉辦各種民俗活動,營造閩南文化傳習、推廣的濃厚氛圍。

  泉州南音省級傳承人李白燕介紹說,泉州差不多每個社區(qū)都有南音社團,南音文化深入泉州人的“骨髓”,特別是海外游子,在很小的時候和爺爺奶奶聽南音,長大后在海外創(chuàng)業(yè),也會在國外社團中去聽南音。通過南音將海外游子團結起來,這就是南音的一種生存方式,通過共同的語言、共同的鄉(xiāng)音來抒發(fā)他們對祖國的情懷。

  2013年,泉州啟動了南音記錄工程,將把視為南音“教科書”的65套“指”、“譜”和選擇1000首優(yōu)秀的“曲”錄制成DVD,搶救與記錄瀕于消亡的曲目,并建立泉州南音記錄檔案館,進行專項保存。

  鏈接:

  泉州南音的樂器有橫抱曲頸琵琶、十目九節(jié)洞簫、以及二弦、三弦、拍板等十多種。其演奏形式,至今還保留著漢代“執(zhí)節(jié)者歌”的表演形式。配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號自成體系。音樂分為器樂曲、套曲和清唱曲三大部分,保留了許多古調(diào)名、古牌名、古語古音,蘊涵著晉清商樂、唐宋大曲、燕樂、佛曲以及宋元南戲音樂的遺緒遺韻。

  轉自:大眾網(wǎng)

   [編輯: 劉曉明]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chǎn) | 旅游 | 教育

  1. <strong id="eai4v"><strong id="eai4v"></strong></strong>
    <strong id="eai4v"></strong>

    <bdo id="eai4v"></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南县| 古田县| 汝阳县| 班戈县| 镇江市| 彰武县| 乌鲁木齐县| 林周县| 兰西县| 方城县| 公安县| 澄城县| 同仁县| 连云港市| 尼木县| 长垣县| 文昌市| 金阳县| 通城县| 抚顺县| 秦安县| 田阳县| 绥中县| 临武县| 红桥区| 济阳县| 孟村| 安陆市| 囊谦县| 黄梅县| 宝兴县| 沅江市| 茂名市| 师宗县| 和田县| 梁平县| 昂仁县| 大埔县| 台北市| 沛县|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