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學義
9月19日,青島市首個商圈物業聯盟——新都心商圈物業聯盟成立,將打造共享平臺,對商圈內的有效資源進行共享,其中就包括商超、商務樓宇的6000多個停車位。屆時,共享車位將統一定價和管理,為商圈內居民和業戶提供便利,打造城市管理示范片區。
城市里的機動車越來越多,停車位供不應求,很多人只好把車停在馬路上、人行道上,既影響交通秩序,也帶來安全隱患。而與停車難相伴隨的,則是停車位的時段性空置。有業內人士表示,大多數車位實際利用率都低于50%。正如我們平時所看到的那樣,白天小區里停車位閑置,寫字樓、商場內車位緊張,到了夜間,正好呈現相反的一幕。假如商圈內的小區、寫字樓、商場之間能實現停車位共享,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停車難的問題。
就此而言,新都心商圈物業聯盟即將開始的嘗試,無疑令人期待。而集中閑置資源,提高利用率,并使之產生效益,也是共享經濟的集中體現。其實,就在日前,嶗山交警大隊就已有所行動,針對青大附院嶗山院區停車泊位有限、就醫人員停車難的問題,他們協調國信體育場和天寶國際開放停車場,實現了600余個閑置車位的共享。而此前,島城的部分小區業主也通過某款手機APP,嘗鮮了車位共享。應該說,無論民間還是官方,一系列的嘗試和努力,都是為了讓停車位“物盡其用”。
也要看到,車位并非簡單地一“共享”就靈。一直以來,共享車位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涉及環節太多,單純靠企業一己之力,難以完成市場開拓。比如,一般居民小區停車資源的開放,關系到居民意愿和車位產權等問題。這不僅需要進行利益協調,也牽涉到相關政策調整。而由相關公共部門介入則有明顯優勢,組建物業聯盟,更有利于協調處置各類疑難問題,理順復雜關系,打造一個合作共贏的平臺。當然,實施過程中也要注意細節問題。一方面,必須保障廣大車主的利益,維護好停車秩序;另一方面,也要對違反規則者予以有效懲戒。只有工作到位,才能讓共享車位這一善政落到實處。
共享車位是“互聯網+公共服務”的一種延伸,可能會對既有的公共服務和管理水平帶來考驗。從外地實踐來看,共享車位在緩解停車難的同時,也難免帶來一些糾紛,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精細化服務,積極應對,妥善處理。必要時,還可考慮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以化解矛盾,為創新保駕護航。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