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英峰
浙江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日前發出一份公約稱:“認真批改作業,是每一位老師的基本職責……從今天起,我們想改變‘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現狀,取消規定家長為孩子家庭作業簽字的要求……”(9月17日《錢江晚報》) 這則消息引發了網友共鳴,紛紛呼吁全國各地都能叫停“家長簽字”。誠然,家長指導孩子做作業對成長有益,但這不是一種硬性的捆綁式義務。現在,大多數中小學都要求家長對孩子的作業進行批改、把關、簽字。對于有意愿、有時間、有精力、有批改作業能力的家長而言,或許算不了什么事,但對于沒有時間、精力,或沒有批改能力的家長而言,就有點強人所難了。有人還擔心,學生把作業交給家長兜底把關,會滋生依賴心理,弱化獨立完成意識和認真負責意識。
誠如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叫停“家長簽字”,讓教師全面承擔批改作業、監督學生的義務,做好自己的分內事,是教育責任的回歸。這對其他中小學都有一定的啟示和引領意義。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