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婁花 通訊員 龍怡
9月16日9時16分,地鐵4號線嶗山段開工儀式在李家下莊站舉行,這標志著4號線施工邁入了快車道。根據最新的進展,地鐵4號線共45個工點,目前累計開工23個工點,工點開工進度過半。
緊鄰張村河開挖深度大
李家下莊站是地鐵4號線工程的第16座車站,為明挖三層島式站臺車站,位于張村河南岸董家下莊社區,金龍路南側,跨規劃東西向和南北向交叉路路口,車站沿規劃路呈南北向“一”字型布置。在開工儀式現場,記者看到,地鐵4號線李家下莊站建設用地已經征遷完畢,施工設備也已進駐。由于李家下莊站緊鄰張村河,對施工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臨近河道,車站的深基坑開挖深度達到二三十米,這樣一來,施工面臨的安全風險就較高。同時,采用的爆破法施工,也對他們的施工工藝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鐵建青島地鐵4號線總承包部指揮長梁月勝說,下一步,他們將創新施工工藝,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
4號線嶗山區段包含11座車站及1個車輛基地,線路長約18公里,占全線總長度的58%。嶗山區軌道辦副調研員王曉介紹,軌道交通事關經濟發展和百姓民生。嶗山區高度重視軌道交通發展,目前,在征遷、臨時占地施工協議簽署等工作穩步推進的同時,嶗山區范圍所有工點已完成項目部建設,管理人員以及機械設備等均已到場就位,各項準備工作就緒,達到開工條件。這條線路建成后將發揮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市民和游客前往嶗山區旅游觀光增添了一條便捷路徑,在現有的道路交通路徑外又增加了軌道交通的路徑。必將對嶗山區旅游產業的拉動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市南老城區可直通嶗山
地鐵4號線起自市南區人民會堂站,沿線主要經過遼寧路商圈、內蒙古路汽車站、海泊橋、浮山后居住片區、汽車東站、嶗山科技城、沙子口等區域,止于嶗山區大河東,設車輛段綜合基地一處。線路全長約30.9公里,全部為地下線,設25座車站,其中明挖車站15座(遼陽東路站已與2號線同期建設)、暗挖車站10座,平均站間距1258米。從施工工藝來看,4號線施工工藝復雜,礦山法施工區間長8.03公里,TBM施工區間長14.38公里,盾構施工區間長3.92公里。全線共劃分土建工區14個,軌道安裝工區2個,機電工區5個,強、弱電工區各1個。
地鐵4號線是中國鐵建首次在青島市采用PPP方式投資建設的項目。作為青島市主城區東西向骨干線,地鐵4號線串聯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是目前在建的青島地鐵換乘站最多、連接的醫療、學校和旅游線路最為便捷的民生線。
記者查看發現,地鐵4號線可與3號線在人民會堂站、錯埠嶺站換乘,與1號線在江蘇路站、海泊橋站等換乘,與2號線在泰山路站、遼陽東路站換乘,與8號線在鞍山路站換乘等,沿線經過了青醫附院、嶗山六中、大河東等醫院、學校和景區。
為了方便市民直達嶗山風景區,2017年1月18日,青島地鐵四號線一期工程地下空間部分已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同時四號線一期確定東延,設嶗山六中、西登瀛、大河東站,大河東站為終點站。“地鐵4號線開通后,青島地鐵網才真正打通東西大動脈,地鐵成網更加方便市民出行。”青島市委黨校城市研究專家劉文儉分析。
延伸
為保護地面文物,鐵軌躺在“席夢思”上
地鐵4號線經過天后宮等多處風景區,如何進行保護?據悉,在經過天后宮時,地鐵區間隧道為兩單線單洞隧道,路線地下穿越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地鐵結構下穿西南側3棟2層建筑,隧道頂埋深約24.6米,處于中風化巖層,地表覆土層厚3米。區間均采用TBM法施工,與地鐵2號線部分區間隧道采用的施工方法一樣。
經過江蘇路基督教堂時,路線地下穿越文物建設控制地帶,總長約105米,未穿越保護范圍,建筑物與地鐵結構平面距離約25米,隧道頂埋深約38米,埋深較深,處于中風化巖層,地表覆土層厚1.4米。在經過觀象二路基督教堂時,路線穿越建設控制地帶邊緣,總長約60米,未穿越文物保護范圍,建筑物與地鐵結構平面距離約37米,隧道頂埋深約26.1~29.4米。江蘇路站也位于該區段,車站全部采用礦山法暗挖施工,區間均采用TBM法施工。
工程下穿天后宮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時,根據模擬預測計算結果顯示,TBM區間施工產生的地面最大沉降為4.06毫米,可以保證地面結構的安全。工程下穿江蘇路基督教堂和觀象二路基督教堂的建設控制地帶時,可有效控制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對文物建筑結構影響較小。
工程建成運營后,列車車輪與鋼軌間產生撞擊振動,經軌枕、道床傳至隧道頂,再傳遞至地面,從而可能對周圍環境產生振動影響。擬采取鋼彈簧浮置板道床減振措施(或同等減振效果的設備),可將軌道交通振動影響降至最低程度。
[編輯: 劉曉明]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