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交通運輸委積極整合業務資源,搭建綜合信息平臺,拓展公眾服務形式,在全國第一家提出 “交通運輸公共服務中心”概念并建立了實體機構,在全國第一批開通了“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在全省十七城市中第一家搭建了“大交通”綜合信息平臺……市交通運輸委實施的 “民生為本、服務先行,打造全國一流交通公共服務平臺”的創新之舉,被納入市政府系統創新工作案例。
創新◆◆
一個APP涵蓋7種交通出行方式
市交通信息中心今年研發并投入使用的“青島交通”APP軟件,推出了“附近公交站”的功能,方便用戶查找附近的公交車站,用戶也可在地圖上選取附近公交車站,查看途經該站點的各條公交線路上正在行駛的公交車數量和實時位置。同樣輸入公交線路,也可查看該線路上正在行駛的公交車數量和實時位置。目前“青島交通”APP整合了市區路況、實時公交查詢、周邊出租車查詢、地鐵、高速路況、服務區、收費站、加油站、火車時刻、琴島通、旅游信息、出行規劃、航班動態、機場大巴、船期查詢、客運站、汽修站、停車場、駕校、快遞查詢、天氣、公共廁所等20余項服務功能,涵蓋了青島市公交、地鐵、自駕車、出租、鐵路、航空、長途客運等7種出行方式。目前,面向廣大市民出行需求的 “青島交通”APP已大范圍投入使用,成為了繼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寧波以后的第六個提供“城市級”綜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務的副省級城市。
背景◆◆
打造全國一流交通公共服務平臺
近幾年,我市在智能交通方面投入巨大,城區智能交通投入資金7億元,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管控系統投入資金2.73億元,國省道以各區、市為建設主體,投入資金3.69億元。我市智能交通建設已邁入國內先進行列,自2015年竣工至今多次獲得國內外智能交通專業獎項。
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貫徹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對標建設國際城市的戰略要求,加快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在我市交通領域推廣應用,以“打造全國一流交通公共服務平臺”為目標,按照“統籌規劃、建管并重,業務驅動、平臺支撐,數據開放、互聯互通,民生為本、服務先行”的工作方針,成立專門機構,組建人才隊伍,加大資金投入,整合業務資源,搭建綜合信息平臺,拓展公眾服務形式,全面推進市交通運輸公共服務中心建設。
舉措◆◆
連通信息孤島構建大交通平臺
市交通委將交通運輸行業監督服務電話、政府網站、微博、微信、APP等對外信息服務窗口統一劃歸市交通運輸公共服務中心管理,實現后臺打通、人員交融、知識庫統籌建設。此外,啟動了交通數據資源工程,多方協調,逐步接入20余類動靜態數據,連通“信息孤島”,構建“大交通”管理信息平臺,初步實現了全市綜合交通信息資源的集中統一管理。市交通委建設了應急音視頻調度系統,為交通執法單位配備手持執法單兵設備165套,車載執法記錄儀29套,執法車輛安裝衛星定位系統100套,提高了執法隊伍的技術裝備水平和處置能力。目前我市市區97.5%的公交車已納入了智能化調度平臺,市民每天通過各種終端查詢公交出行信息達到150萬人次以上。市交通信息中心正在建設的大數據平臺將使公眾出行信息查詢的即時性、準確性、豐富性提高到全新的水平。中心為青島鐵路北站開發的站務手機APP已開始投入使用。
影響◆◆
全國首個交通運輸公共服務中心
市交通委要求信息中心加強對全市交通信息化建設的統籌規劃,探索一條有特色的“智慧交通”發展之路。目前已完成《青島市交通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和《青島市“互聯網+”便捷交通實施方案》的編制和印發工作,強化了頂層設計,明確了“十三五”期間,交通運輸信息化發展的整體思路、關鍵領域、重點任務、階段目標等內容。
按照“民生為本、服務先行,打造全國一流交通公共服務平臺”思路,市交通委在全國第一家提出“交通運輸公共服務中心”概念并建立了實體機構,在全國第一批開通了“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在全省十七地市中第一家搭建了“大交通”綜合信息平臺。由此,實現了我市交通運輸行業監測管理由分散運行到集中統一管理、“智慧交通”建設由“小散弱”的自發狀態到“高精尖”和“大兵團作戰”的轉變。 記者 徐美中
[編輯: 張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