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9月11日訊 9月11日上午,記者從榆林市綏德“8·31”孕婦墜樓事件調查處置領導小組了解到,榆林市衛計局已于9月10日晚決定對榆林一院綏德院區主要負責人和婦產科主任停職,并責成醫院即刻對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整改。
8月31日,綏德孕婦馬茸茸在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婦產科二病區待產期間墜樓身亡事件發生后,榆林市委、市政府和陜西省衛計委高度重視,成立了榆林市綏德“8·31”孕婦墜樓事件調查處置領導小組,在初步調查了解的基礎上,于9月7日晚對外公布了孕婦墜樓事件初步調查結果,回應了社會和網絡媒體的關切。隨即,榆林市衛計、公安部門又成立了專門的調查組對墜樓事件展開深入調查,認為醫院產房結構及其防護符合公共場所安全和消防要求,醫院對孕婦的檢查結果符合自然分娩規律指征,并履行了常規告知、家屬簽字同意選擇自然分娩的相關手續,醫院急診科在孕婦墜樓后的搶救措施符合診療規范。
經過認真分析,調查組認為這次孕婦墜樓事件,主觀上反映出醫院對孕婦的人文關懷和周到服務不夠,另一方面客觀上也反映出了醫院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疏漏,主要有:一是未能落實緊急情況下人員調配制度,醫護人員的配備不能滿足緊急情況下工作需要;二是監護存在漏洞,醫護人員對孕婦觀察不夠細致,病程記錄不夠完整,對孕婦的整體評估不夠全面,與患者溝通交流不夠;三是醫療安全管理上存在薄弱環節,如門禁制度、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和孕婦安全制度落實不到位。為了強化醫院管理,9月10日晚,榆林市衛計局已決定對榆林一院綏德院區主要負責人和婦產科主任停職,責成醫院即刻對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整改。
同時,榆林市將本著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態度,妥善處理墜樓事件的善后事宜,精心做好家屬心理安撫等工作,對墜亡事件依法、依規、依紀進行嚴肅處理。
初步調查結果:醫生建議剖宮產,家屬選擇順產
9月7日晚間,榆林市官方公布了墜樓事件初步調查結果。初步調查認為,產婦入院診斷明確、產前告知手續完善、診療措施合理、搶救過程符合診療規范要求。官方表示,產婦跳樓事件暴露出了醫院相關工作人員防范突發事件的意識不強,監護不到位等問題。
經初步調查,8月30日,產婦馬某某入住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婦產科二病區,入院后經醫院診查,產婦各項體征正常,符合自然分娩指征,但B超顯示胎兒頭部偏大,存在難產風險,醫生建議剖宮產終止妊娠,但家屬選擇自然分娩并簽字確認。31日10時許,該產婦進入待產室待產,產程、產圖、產檢結果顯示產婦和胎兒各項指標均正常。17時50分起,該產婦因疼痛出現煩躁不安,情緒波動較大,兩個多小時內先后多次走出待產室與家屬交流,后由醫務人員勸回。
20時許,醫護人員發現該產婦從備用手術間窗口墜下,醫院立即組織搶救,經搶救后仍無生命體征,經告知家屬,家屬同意放棄搶救,于21時25分宣布臨床死亡。后經院方組織有關專家對死亡病例進行討論,為:1.院前呼吸心跳停止;2.急性特重型顱腦損傷;3.全身多處骨折;4.失血性休克;5.死胎。
經警方勘查取證、調查走訪,初步認定:死者馬某某系跳樓自殺身亡,排除他殺。
專家組經過認真調查討論,初步認為:1.該產婦入院診斷明確、產前告知手續完善、診療措施合理、搶救過程符合診療規范要求。2.此次產婦跳樓事件,暴露出了醫院相關工作人員防范突發事件的意識不強,監護不到位等問題。
產婦墜亡事件雙方和解:院方賠錢 家屬“沉默”
9月7日,榆林市官方公布初步調查結果,認為產婦入院診斷明確、產前告知手續完善、診療措施合理、搶救過程符合診療規范要求。官方表示,綏德院區產婦跳樓事件,暴露出了相關工作人員防范突發事件的意識不強,監護不到位等問題。
據知情人透露,9月9日晚,綏德院區與馬茸茸家屬已初步達成調解協議。協議內容涉及補償金額,內容之一是馬茸茸家屬不再接受媒體采訪。
死者墜樓前發短信無異常
延壯壯告訴記者,在馬某進產房到下午6點之前,他曾與之有過幾次電話聯系和發短信,當時并沒有感覺到她的情緒和身體狀態有異常。“第一次大概是上午11點,在電話里她跟我說要吃水果,我就給她買了水果;第二次大概是下午4點,她說要吃巧克力和紅牛,我又去給她買了。”但是,兩次給馬某送吃的,他都無法進入產房,只能委托醫護人員送進去。
據當地媒體報道,事發后,馬某的待產床旁柜上巧克力、蘋果等食物原封不動放置著。
記者獲得的延壯壯與馬某的短信顯示,8月31日13點12分,延壯壯曾給馬某發短信詢問:“現在咋樣了?”馬某回復:“就是疼,還慢了,宮口開得慢,還在催生。”
“當時,并沒有感到什么不對勁,醫生也說情況很好。”延壯壯回憶道。
從8月30日下午3時許,馬茸茸住進榆林一院,到8月31日晚8時許,馬茸茸從涉事醫院5樓墜亡。
(綜合陜西新聞網等報道)
[編輯: 張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