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學洋在養老院照顧老人。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鄭成海 姜瑞勝
提到養老院院長,人們往往會想到上了年紀的大叔大媽。而在城陽區王沙路上的嘉馨養老院,院長李學洋卻是一名85后小伙。3年來,為了維持養老院正常運營,他和妻子不僅拿出了創業多年攢下的全部積蓄,還把房子和車子也賣了,總共投入超過600萬元。盡管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可他們依然對養老院未來充滿信心。
關掉公司辦起養老院 今年30歲的李學洋來自河南許昌,10多年前,從部隊轉業后,來到青島打工。最初,他在一家企業當司機,后來自己創業,專門為購車者和銀行提供服務。短短幾年,李學洋就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積累了上千萬的資產,不僅在青島買了房,還買了五輛車。
李學洋發現,隨著老年化社會的加速到來,老人們對養老服務需求越來越大。從2009年起,他開始參加各種志愿者活動,經常到敬老院為老人們服務,以近距離了解這個行業。得知丈夫想開辦養老院,妻子楊莎莎非常贊成。2014年初,他們在城陽區王沙路上找到了一處帶院子的樓房,這里緊靠嶗山,交通也很方便。接著,李學洋解散了公司,將資金全部投入到了養老院項目上。
開辦養老院,遠比想象中困難。首先,消防設施必須要達標,這棟樓建成年代久遠,水壓難以滿足消防設施需要。為了老人們的安全,李學洋一咬牙花了100多萬元打了一口井,建了一套獨立的消防系統。消防達標了,可預算整整多出了100萬。
幾個月后,李學洋的養老院總算開張了。由于前期資金全部投在了裝修等方面,李學洋此時再也無力去進行推廣。這直接導致養老院投入使用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一個老人上門。李學洋雖然焦急萬分,但也無可奈何。
試住老人帶來眾老友 轉機出現在2014年年底,當時一位老人獨自來到養老院,提出試住幾天。對李學洋來說,只要有人來就很不錯了,收不收費都無所謂,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然而,住了一個星期之后,老人什么也沒說就離開了。
2015年初的一天,李學洋正在養老院里打掃衛生,忽然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對方問他能不能接待近百人就餐。放下電話沒多久,三輛滿載老人的大巴就開進了養老院,老人們像潮水般地擁了進來,李學洋和楊莎莎當場就驚呆了。原來,上次那位試住的老人對這里的服務和環境都很滿意,回去后就幫著張羅了一大幫老友前來參觀,足足裝了三輛車!參觀結束,好幾位老人當場辦理入住手續。
一位、兩位、三位……漸漸的,在老人們的口口相傳中,李學洋的養老院知名度開始提升。到2017年,入住的老人已達40多人,絕大部分來自市區。隨著入住的老人增多,為了方便老人們上下樓,李學洋又花了20多萬元裝了一部電梯??吹讲簧倮先私洺5贸鋈タ床∧盟?他又多方奔走辦下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老人自發相助渡難關 雖然入住的老人在增加,可因為入住率太低,加上前期投入太多、資金短缺等原因,李學洋的養老院一直入不敷出,面臨著生存危機。為了維持正常運營,他先后把房子和包括卡宴在內的三輛車都賣了。
進入2016年,許多設施需要更新,方方面面的投入,讓養老院面臨資金鏈斷裂。楊莎莎說,她負責管理財務,平時收的費用都是優先保障老人們的生活和人員工資等開支,根本顧不上自己一家人。去年連續3個月,連孩子上幼兒園的600元學費都交不上。
楊莎莎坦言,當時,能變賣的都變賣了,家里實在拿不出更多的錢來維持運營。令她感動的是,得知養老院面臨困境后,先后有20多位老人打電話通知子女來預交3個月甚至半年的費用。老人們還主動要求降低伙食標準,但被楊莎莎婉拒了。一位老人說,小楊一家人對大家太好了,所以當時大家不約而同地想辦法,希望養老院能經營下去。
就在李學洋和楊莎莎幾乎絕望時,一位叫王松峰的河南同鄉伸出了援手,幫他們再次渡過了難關。王松峰在青島打拼多年,先后開了10多家鴨脖連鎖店。當時,他看好了城陽區的一處房子,手上有30萬現金,正準備用來交首付。得知李學洋夫婦的處境后,他回家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就立即把30萬打到了養老院的賬上?!皩W洋當時也跟我說過,養老院一直虧損,這筆錢投進去可能血本無歸??晌腋揪蜎]想那么多,我覺得他做的是善事,必須支持?!蓖跛煞逭f。
小兩口父母趕來做“義工” 記者在養老院看到,李學洋的父親正忙著給老人們理發,岳父正在后面整理菜園,母親和岳母在廚房里打掃衛生,他們都成了這里的“義工”。
提到家人,李學洋非常愧疚。他說,自己和妻子的父母都上了年紀。原本應該在家里享福,可為了支持他的養老院,他們都從老家趕了過來,成了不拿一分錢工資的義工。雖然他們毫無怨言,可他在內心深處是既感動又內疚。
李學洋坦言,從身家千萬,到如今捉襟見肘,開辦養老院對他和家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如今他出門兜里常常不帶一分錢,成了蹭吃蹭喝蹭煙的“窮老板”。不過,他對自己當初的選擇無怨無悔。
談到未來,李學洋充滿信心。他說,青島的醫養結合走在全國前列,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他的養老院不僅發展勢頭越來越好,還在積極爭取醫養結合試點,有望成為城陽區17家養老院中唯一的一家。目前,他正在辦理醫保簽約手續,以后老人們在這里足不出院就可以享受看病報銷。屆時,入住的老人也會越來越多。
探訪 讀書炒股打麻將,老人不舍得走了 日前,記者在嘉馨養老院看到,文化活動室里,老人們正在下象棋、打麻將,還有不少老人在讀書看報。門口的健身器材上,幾位老人在鍛煉身體。
后面的院子里,是一片菜園,黃瓜、茄子、辣椒、西紅柿等七八種蔬菜長勢正旺,桃樹、葡萄樹上結滿了果實。再往后走,是一片養殖區,養著雞鴨鵝豬等動物。李學洋說,為了讓老人們吃上放心菜,他把后院的這塊空地開墾出來種上了菜,還養起了土豬。如今,老人們吃的蔬菜基本上不用外出采購。每隔一段時間,他們會殺一頭豬。
在房間里,老人們自得其樂。80歲的劉大爺來自中韓街道,他正坐在電腦前研究前幾天的股票成交情況。劉大爺有多套房子,子女們也都非常孝順,可他還是喜歡這里的生活。平時,他在房間里炒炒股,然后和其他老友們聊聊天,日子過得非常舒坦。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在工作人員的照料下,病情控制得非常好。他過春節的時候才會回去,平時孩子們每次想過來看他都會被拒絕?!昂⒆觽兌加凶约旱氖?想我了就和他們qq或微信視頻一下?!?br>
另一個房間里,剛回來的劉大娘正坐在椅子上休息,女兒江女士忙著幫她放行李。江女士告訴記者,老人在這里住了一年多,現在都舍不得離開了,每次回去待了不到一天就急著往回趕。77歲的劉大娘說,這里的工作人員對她太好了。今年3~4月,她兩次犯病,每次都是院長和家人及時把她送到醫院就診??吹剿圆幌嘛?院長的父母還特意為她做了雞蛋面條端到床頭,她感動極了。她的家在市北區人民路,現在她已經把家附近的三個老友都“拉”進來了。
中午時分,李學洋和護工們端著飯送進老人們的房間。有的老人無法自理,他就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們吃。送完飯,他還會挨個房間檢查一遍,“督促”老人們趁熱把飯吃完。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