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日,省考試院公布了文理類本科普通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投檔情況。記者翻閱文理類本科普通批首次志愿、第一次征集志愿投檔情況表發現,經歷過兩次投檔,截至目前,除了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文科尚有5人缺額外,其他駐青高校本科計劃全部錄滿,賺了個“盆滿缽滿”。不少原來錄取分數在本科線上“擦邊”錄取的高校,投檔最低分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今年一二本首次合并錄取,讓這部分高校成為了“贏家”。
公辦高校一次性全部“吃飽”
記者發現,經過首次志愿投檔錄檢后,駐青高校中,不僅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青島農業大學8所公辦高校全部錄滿,往年在本二批錄取的青島恒星科技學院、青島黃海學院、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青島濱海學院等民辦院校、獨立學院的理科部分也全部錄滿。
去年本一批首次志愿錄檢后,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學校的農村專項計劃、校企合作專業、中外合作辦學等專業仍有空缺,而今年這一現象不再出現。以青島理工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為例,文科43個計劃、理科207個計劃,最終投出45人、214人,“擴容”完成招生計劃。去年山東科技大學(校企合作)首次志愿投檔過后,空額達到了60個,今年山東科技大學(校企合作軟件外包專業青島校區)計劃招生100人,實際投出103人,錄取分數達到了474分,首次志愿就全部“吃飽”。
往年“壓線”錄取今年超線20分
記者翻閱投檔分數發現,不僅公辦駐青高校借助一二本合并錄取的 “東風”,各類專業一次性“吃飽”,民辦高校、獨立學院生源質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今年我們理科部分首次投檔一次性投滿,往年錄取線基本就是本科線,今年比本科線高出了3分,從這個層面來講,生源質量提高了。”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招辦老師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學校理科部分實現了一次性投滿,文科部分的185個差額,也在第一次征集志愿中錄滿。“藝術類本科中,藝術文也是一次性全部錄滿,藝術理有7個缺額,在此次征集志愿中也錄滿。 ”
在第一次征集志愿中,駐青的青島工學院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文科52個、理科102個征集志愿不僅順利錄滿,還成功引來了不少“高分生”。“從首次志愿投檔情況來看,我們的最低投檔線與往年沒有太大變化,基本還是保持剛剛過線;但在第一次征集志愿中,理科最低分超過了本科線20多分,生源質量提升明顯。 ”青島工學院招辦老師介紹,這一分數段也是考生分布最多的部分,一分之差可能就要差出數千學生,20多分的分數差意味著生源質量的大幅度提升。
青島地域優勢愈加顯現
“一二本合并錄取,6所志愿學校變成12所,這幾大改變增加了我們這些往年主要在二本招生的學校被學生填報的機會,也增加了考生的錄取概率。”一高校招辦老師分析說,一二本合并錄取后,對于985名校和往年僅在本一批錄取的公辦高校影響并不明顯,對以往那些本科線“擦邊”錄取的民辦高校、獨立院校來說,則增加了首次志愿被考生選擇的機會。
“從今年的錄取情況就能明顯看出青島的地域優勢,同樣層次的高校,因為地處青島,生源相對會比其他地市的高校好一些。”這名老師告訴記者,今年首次志愿投檔后,青島農業大學全部投滿,而山東農業大學則出現了大比例的空缺,這在一定程度表明,地域成為考生在選擇高校時的重要考量。同時,第一次征集志愿時,大批高分生流向青島,也說明了這一趨勢。
記者 王曉雨
[編輯: 張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