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4日下午1時許,記者到濟南3路公交體驗公交駕駛員的“熱血”生活。當日外溫34℃,多云天氣,車廂內溫度40℃。如果是晴天,車廂溫度接近50℃。在高溫下,公交駕駛員每天要跑8-9小時,一天喝光兩壺水,平均半月換一副手套,一月運營里程達2600公里。
駕駛員王念雯
下午2:12,3路公交從始發站石門出發。駕駛員王念雯提前半小時到崗,按規定巡車一周,檢查車況:機油、皮帶、輪胎、雨刷等在開車前都要檢查一遍,確保車輛安全上路。巡檢完畢,王念雯頭上已經布滿細密的汗珠。剛進入車廂沒多久,王念雯的工裝就被汗水浸濕了。此時溫度計顯示車內溫度為40℃。“今天陰天,還好一些,晴天的話車內溫度能到50多度。” 王念雯說。
出車前,王念雯準備了一壺水和一個杯子。雖然天氣悶熱,但王念雯并不是渴了就喝,只有快到終點的時候才敢喝一點。因為怕喝多了上廁所,影響工作。即使是這樣,王念雯一天也能喝光兩壺水。普通車只有一個風扇,王念雯并沒有全程打開。因為夏天出汗多,對著風扇直吹容易頭暈、感冒,影響駕駛。車輛很快到了北全福站,此時乘客開始多起來。乘客上車時王念雯都會主動打招呼,并引導乘客往后走,有老年人、殘疾人上車后會提示乘客讓座,等乘客都坐穩站好以后再關閉車門,起步加速。過了四五站后,王念雯已經汗如雨下,手套也已經濕透了。本來手套就容易磨損,到夏天出汗多,基本上半月就得換一副手套。
“夏天行車,心態很重要。公交司機即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責任。”王念雯說。天氣炎熱,人易煩躁,碰上乘客反復問一樣的問題,這格外考驗駕駛員的耐心。遇上早晚高峰還易堵車,有時一堵就是3個多小時,很容易引發路怒癥。尤其是泉城路附近,人流量大,車輛多,說堵就堵上了。此時良好的心態就非常重要,禮讓斑馬線,不搶行,即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乘客負責。
據濟南公交一分公司三隊負責人何磊介紹,在站上公司為駕駛員準備了“三水”:綠豆水、山楂水和菊花茶,駕駛員進站后可以及時補充水分;天熱的時候公交公司會派人在公交站點為駕駛員送水;公司還為駕駛員發放高溫補貼。下一步公交公司將會增加空調車的比例。目前濟南投入運營的公交車共5300余部,空調車所占比例約為50%,爭取將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空調車比例增加到55%,為市民提供良好的乘車環境,改善公交駕駛員的工作環境。
記者 申紅 見習記者 周昌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