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賈 峰
省黨代會報告提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讓人民群眾在經濟文化強省建設中更加富裕,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出席省黨代會的青島代表認為,報告真正體現了高度重視民生、更加關注民生、大力保障和持續改善民生的執政為民理念,順應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民意民愿。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連日來,出席省黨代會的青島代表關注民生、熱議民生,圍繞自身工作,積極建言獻策。
教育連著千萬家,事關未來發展。省黨代會報告提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推進義務教育均衡提升,加大教育投入,使更多的孩子成就夢想、更多家庭實現希望。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作為一個人接受的最根本的教育,關乎一個民族的整體素質,關乎國家命運和社會進步。”市婦聯主席、黨組書記劉青華代表說,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同為國民教育體系的三大支柱。然而,目前家庭教育的發展與其在國民教育中的地位不相適應,面臨投入、培訓、供給不足等多個問題。
劉青華建議,加快出臺《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明確政府、社會、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義務。加大對家庭教育工作的經費投入力度,將其納入教育發展的總體規劃。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立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家庭教育社會化工作格局。“還需完善家庭公共服務體系,將家庭作為公共服務的基本單元,在規劃配置各類公共服務及配套設施時,兼顧家庭教育的特殊需求。”劉青華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省黨代會報告提出,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成為展現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推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勢在必行。”青島市固體廢棄物處置有限責任公司小澗西綜合處置場黨支部書記、總工程師占美麗說,目前青島市主城區每天產生生活垃圾近5000噸,大量垃圾意味著大量資源能源的浪費。省黨代會報告中提出的“推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對于城市的生活垃圾處置工作來說,就是需要社會各方一起努力,進一步強化公民環保意識,在工廠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在居民中倡導推廣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盡可能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與浪費,在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量。
省黨代會報告提出,深入推進健康山東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快醫療聯合體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破解群眾看病之“痛”。
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呼吸科主任劉學東代表認為,建立完善分工明確、分流有序、各司其職的分級診療制度,是破解群眾看病之“痛”的突破口。劉學東說,大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些基層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庭冷落。大醫院專家在忙著看頭疼腦熱的“基層病”,而基層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生因“無病可看”被閑置,這“一熱一冷”凸顯了醫療資源的尷尬。
“需要進一步解放大醫院的醫療資源,讓醫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臨床科研,解決疑難雜癥。”劉學東說,傳統的診療觀念影響著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此外,城鄉醫療資源分布差異和健康知識宣傳不到位等也阻礙了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
劉學東建議,應進一步宣傳、推進和完善分級診療機制,解決好基層首診問題。此外,建立以三級綜合性醫院為龍頭、整合二級和一級醫療機構的醫聯體,推進名醫進社區等,也是實現分級診療、破解群眾看病之“痛”的有效辦法。
[編輯: 李敏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