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市區PM2.5濃度年均值再降8.7%,不超過42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年均值不超過7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7.6%以上……6月14日,青島市環保局正式發布《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確了今年島城年度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為了守住“青島藍”,方案從六大方面制定出臺了年度“治氣三十二法”。
燃煤發電不達標將停產 根據方案,2017年青島市的“藍天保衛戰”進入“全面深化污染治理”年,總體思路定為“調結構、控燃煤、抑揚塵、治尾氣、消減VOCs”。方案確定了年度治氣目標,即2017年市區PM2.5、PM10濃度年均值分別不超過42微克/立方米、70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改善8.7%和17.6%以上。四市PM2.5、PM10濃度年均值同比下降幅度不低于6.7%和17.6%。
方案要求,市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指揮部各有關成員單位加大建筑施工揚塵、裸土綠化、道路保潔、渣土運輸等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推動市城鄉建設委在規模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進一步深化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市環保局將聯合市財政局印發《青島市2017年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方案》,對各區、市政府開展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考核,每季度將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
為了實現8.7%的年度降霾目標,方案從燃煤污染高效治理、工業粉塵和工藝廢氣污染治理、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等六大方面提出了32條“治氣”大招。
在燃煤污染治理方面,要求燃煤機組和市區范圍內所有10噸以上燃煤鍋爐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淘汰,對在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內20噸以下燃煤鍋爐,實施淘汰或改用清潔能源,全年完成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100臺。年底前未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的10萬千瓦以下燃煤發電機組(含自備電機組)報市經濟信息化委組織在采暖季(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停產。
9月底前,轄區內所有鋼鐵企業、燃煤鍋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大氣污染物執行國家相關特別排放限值。其中,《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有更加嚴格排放標準的,從嚴執行。
實施鋼企錯峰限停產 方案收緊了對鋼鐵企業的監管,實施鋼鐵企業錯峰限停產方案。全年完成工業揚塵污染治理項目15個。全市清查砂石加工廠、洗砂場和混凝土攪拌站,凡是無環評手續,且不符合環評審批條件的,一律關停。
年內完成各類工業VOCs治理項目90個,啟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污費征收。開展醫藥、農藥等化工類,汽車制造、機械設備制造、家具制造等工業涂裝類,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情況摸底調查,于10月底前完成整治。
在機動車排氣污染治理方面,加強對黑煙車、無標車、重型柴油車的監管,6月底前,銷售汽油的加油站全部安裝油氣回收設施,滿足《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相關要求。環保部門還將對高速公路、國道和省道沿線的加油站點銷售車用尿素情況進行檢查。
三類行業持許可證才能排污 按照市經濟信息化委生產調控方案要求和基本抵消冬季取暖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原則,確定采暖季重點工業企業名單和減排量,并依法合規落實到企業排污許可證和應急預案中去。全面開展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6月底前完成火電行業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年底前完成重點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
開展港口污染物排放情況調查,編制港口污染源排放清單。推進老城區企業環保搬遷,嚴格燃煤鍋爐、砂石加工廠、混凝土攪拌站、VOCs排放重點行業的環境準入管理,嚴格選址和污染控制措施。落實省環保廳對青島的限批管理要求,對排放相關惡化因子的涉氣建設項目實施環保限批。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