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嶗山區北宅街道畢家社區那個小姑娘鈺婷嗎?2014年她走進城市信報的視線,一家五口人四人因患重病喪失了勞動能力,罹患肝癌晚期的父親和先心病媽媽忍痛“嫁女兒,給她找個新家”。城市信報專門開設《幫鈺婷找新家》系列報道,為她找到了100位干爸干媽并成立“圓夢基金”供她上學,想一直到鈺婷成人披上婚紗的那一天……
3年來,每當逢年過節、開學季,干爸干媽們就會來到她身邊。只是,現實沒有夢想般美好。小鈺婷的父親早在2015年就去世了、媽媽身體仍然沒有緩解。小鈺婷長大了,卻越來越害怕失去,時時刻刻守在媽媽身旁。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退出了干爸干媽愛心團,目前僅剩十幾位好心人堅守著,看著面前這個小心翼翼的“女兒”,6月6日,好心人劉旻希望,感召更多的人和企業加入進來成立新的管委會,對小鈺婷承諾的這份愛不能停。
回顧 癌癥父親要“嫁”7歲女兒
父親肝癌住進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母親先心病也在之后住進醫院,為了便于照顧,醫院為他們開辟專門的病房住在一起。這對特殊的夫妻就是小鈺婷的父母。2014年,當記者真正走進她的家庭更感到吃驚:一家五口人四人生病,除了鈺婷的父母,鈺婷的奶奶也患有嚴重糖尿病,且脾被切除,需巨額治療費用。爺爺腎功能衰竭,左腎被切除,喪失勞動能力。全家終年靠低保維持生活。
面對這個讓人無法喘息的現狀,鈺婷父親畢可杲含淚決定:在他生命只剩下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把女兒“嫁”出去。死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找一個可靠的人家,囑咐他們一定給孩子將來找個好婆家。
這份普通的父愛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很多人伸出援手,爭當鈺婷的“干爸干媽”。那一年,7歲的鈺婷忽然多了100個爸爸媽媽,同時專門為她成立“圓夢基金”,每人每年往基金里打200元,作為孩子日后的教育基金。大家相守一個承諾,用集體的力量幫助小鈺婷成人,資助小鈺婷讀完大學。
現狀 長大后的鈺婷越來越敏感
干爸干媽們的出現,讓小鈺婷的生活有了色彩。2015年父親畢可杲去世后,她不僅沒有因學費問題輟學,每當逢年過節、六一兒童節、中秋節等節日,干爸干媽們還會來到身邊,每次都會送來不少于5000元現金和各種家庭用品。從2014年開始到現在,隆力奇青島分公司負責小鈺婷全家常年日化用品、華廈保險負責他們一家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2017年六一兒童節之前,他們又來到鈺婷家,這是五年來他們雷打不動的約定。 每次大家來鈺婷都特別高興,湊在劉旻旁邊,說她的學習成績、說她最近又做了什么事、說她喜歡的東西……可這次劉旻還是從她帶著笑容的眼神里敏感地看出了“驚慌”,“這是之前她沒有過的表情。她變得小心翼翼,尤其是在媽媽面前。”劉旻和同伴說起這種感覺,他們自己分析,小鈺婷親眼看著自己的父親離世(2015年),現在唯一的母親隨時都有離開的風險,所以她放學不愿意跟伙伴一起出門玩耍,說要看著媽媽才心安;只要媽媽的臉色稍微一變她就會很緊張,不管什么原因馬上低頭“媽媽我錯了、媽媽我錯了!”長大后的鈺婷更讓大家擔心。
難題 誰來接力這份對小鈺婷的愛
“她說老師要寫一篇作文,坐地鐵的感受,她交不上作業,因為媽媽無法帶她去看看地鐵是什么樣子;她說很喜歡鋼琴,但她只吹口風琴,因為媽媽買不起那么貴的琴;她沒有去過海底世界,也從不會跟媽媽要麥當勞、肯德基,因為那樣會讓媽媽為難;給她買的六一節的新裙子,她不會挑艷麗顏色穿,只選了藍白條那件,她的童年太缺少色彩……”從小鈺婷家里回來,劉旻寫下上面這段文字,壓在心里的那塊石頭越來越沉重:“其實,現在愛心團隊的人越來越少,真怕這份愛堅持不下去了。”
據了解,從第一個碰頭會,連續三次義賣籌醫藥費,到每年兩個開學季,六一兒童節、八月十五、春節都會一起去探望,干爸干媽愛心團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3個年頭。但這期間因為工作調動、生寶寶等種種原因已經有許多人離開了幫助小鈺婷的隊伍,也有像隆力奇、華夏人壽等愛心企業加入進來。曾經100位干爸干媽目前還有十幾位,留下的人感覺力量越來越弱。
作為隆力奇青島分公司負責人劉旻一直堅守著對孩子的每一個承諾:六一兒童節來看她 、春季來看她 ,每次除了給鈺婷的救助款,她還會自掏腰包給她買很多東西。即使這樣,現在的她還是有點無助:“一個人的力量太小,無法更多地幫助她 ,一個人的力量太弱,無法幫她找到更多的干爸、干媽,更沒法讓愛心企業關注到她。”所以,干爸干媽愛心團在堅持3年后,一切回到起點,十幾位干爸干媽共同呼吁:希望更多的人和企業加入我們,對小鈺婷承諾的這份愛不能停。
干爸干媽們看望鈺婷回顧
2014年12月8日:
第一次到鈺婷家。鈺婷父母還在醫院,臨近年根家里沒有任何準備,干爸干媽們給他們送來了8000元現金、年貨、日用品還有新衣服。
2015年2月8日:
信報小記者團義賣,那是個飄雪的周末下午,24個孩子,兩個小時義賣了1200張報紙,籌集善款5010元。包括劉旻在內的幾位好心人將愛心款籌集到了10000元,送到鈺婷父親手里。沒想到,這是他們最后一次見他。
2015年6月1日:
失去父親后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大家來到鈺婷身邊。在她的意識里,從來沒有兒童節的概念,但她仍然開心大家的到來。
2016年6月1日:
又是一個屬于鈺婷的節日,但她沒有心情和時間想這些,因為當時奶奶摔倒骨折了,媽媽收櫻桃每天累到不行,她得乖乖地照顧家。
2016年年底:
又一年新年,鈺婷家的冰箱里只有一塊肉、兩只蝦。干爸干媽送來了5000元錢現金、過年的油米面還有日化用品,劉旻光給他們買醬貨就花了900元。
2017年6月1日:
這是一個大家無論如何都不會缺席的日子,漂亮的裙子、平時吃不到的零食,這一刻,她笑得那么開心。
城市信報記者 宮巖 (圖片由好心人劉旻提供)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