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 通訊員 左晟 報道
半島都市報5月25日訊 “公安”打來電話,說自己涉嫌犯罪,要把全部賬戶給凍結……5月23日,在市反電詐中心的組織指揮下,電信、銀行、公安緊急聯動,多方查找受害人,在受害人即將把80多萬元匯到詐騙分子指定賬戶時,阻止了匯款,成功避免了這位市民的財產損失。
5月23日14時40分許,青島市反電詐中心獲得信息,發現島城一居民收到冒充公安機關的詐騙電話,有可能上當受騙,立即啟動阻斷止付機制。李滄公安分局反電信詐騙隊接市反電詐中心指令后,立即全面展開查找阻止行動,查詢到該受害人為宮女士,住在李滄區重慶中路,但家中無人,原手機號碼已經聯系不上。
受害人(右一)向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于是,民警立即查詢并聯系上宮女士女兒,女兒反饋自己也聯系不上母親,母親手機始終處于關機狀態。按照民警的指導,宮女士女兒趕緊回家,發現家里各種銀行卡已不見。得知這一信息,民警判斷宮女士已經上當,反電信詐騙隊民警王平達、曹現國和永清路派出所民警,立即帶著宮女士女兒一起尋找宮女士。
此時,宮女士正在棗園路一工商銀行,正要將錢轉到嫌疑人賬戶。但銀行工作人員發現匯款信息異常,正在對其匯款事由進一步核實,并反復提醒是否存在被詐騙的嫌疑,盡力規勸和拖延時間。
銀行的大堂經理段斐媛說,當時她正在ATM機旁幫一名老人取錢,聽見宮女士打電話說:“取錢?錢取出來該怎么辦?”聽到這,段經理覺著宮女士可能上當受騙了,便問宮女士在跟誰打電話,宮女士一直在接聽電話,擺擺手不回答。
同時,段經理看到宮女士拿著一張紙,上面寫滿了操作步驟。于是,段經理在紙上寫字,問她正在跟誰打電話,宮女士寫了兩個字“公安”。段經理判斷她遭遇了詐騙,一直勸阻她不要轉賬。
與此同時,電信部門也查實宮女士新開的手機號碼,指導公安民警查詢宮女士的下落。16時10分許,公安民警查找到這家銀行,發現了宮女士,向她反復解釋,使宮女士恍然大悟,意識到上當受騙。
宮女士說,她平時經常從新聞報道里看到這類詐騙的新聞,自己也非常小心。但是,她接到電話的時候,還是一下子被嚇蒙了。據宮女士回憶,她先是接到了一個謊稱是武漢某家銀行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說宮女士在武漢辦理了一張銀行卡,透支了2萬多元。宮女士說自己從來沒有去過武漢,更不可能透支。這名工作人員說,宮女士的身份信息可能被盜用了,可以幫她報警,并提供了一個電話。
之后,一名自稱是公安局的人打來電話,告訴宮女士涉嫌一起犯罪,將會查封凍結她家的資產。宮女士一步步被引入騙局,按照詐騙嫌疑人的要求購買使用新的手機及號碼,關閉了之前的手機,要把家中所有的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共計80余萬元匯到詐騙分子指定的安全賬戶。最終,當民警在銀行找到了宮女士后,對方直接掛斷了電話,成功止付。
■提醒 詐騙升級,先讓你換電話卡 民警說,冒充公安機關類詐騙套路差不多,主要捏造虛假事實嚇住受害人。不法分子第一步先冒充相關人員告知事主因某事需移交公安機關處理;第二步,他們便冒充公檢法人員,恐嚇事主涉嫌某宗案件、參與犯罪,并提醒事主身份信息外泄;第三步誘騙事主將銀行賬戶內的存款匯到詐騙分子指定的“安全賬戶”,并謊稱案件查清時會把錢返還給事主。
而隨著警方對反電詐打擊力度的增強,犯罪分子也不斷升級手段。現在,很多詐騙分子跟受害人聯系上以后,會告訴受害人這個電話也不安全,需要辦一張新的電話卡單獨聯系,然后根據提示,一步一步進行操作。而更換了電話卡后,受害人的家屬包括民警都很難聯系上,詐騙的過程更加隱蔽。
民警提醒,在接到此類電話時,應遵循以下指導原則:一是不采信、不理睬,注意不要撥打對方提供的任何號碼。二是切記千萬別做任何轉賬和柜員機操作。三是如對個人賬戶安全及費用信息存在疑慮,應直接前往銀行柜臺向工作人員咨詢,或致電銀行官方客服電話進行核實(客服電話可在銀行卡上獲取)。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