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報道
是否落實肉菜魚等分類加工、分區存放,冰箱內溫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食品、半成品和原料混放問題……5月23日,市食藥監局走進寧夏路小學和金鑰匙幼兒園食堂,開啟了全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大檢查活動,將對每個區市的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進行雙隨機抽查。經查,兩所學校均過關。另外,市食藥監局還部署了200批次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
隨著夏季高溫高濕氣候的到來,逐漸容易出現因食物變質、細菌大量滋生等原因導致的食物中毒。另一方面,春末夏初又是傳染病高發的季節。“近期本市有幾所小學和幼兒園出現班級為主的學生嘔吐腹痛腹瀉癥狀,經疾控部門采樣檢驗判定為諾如病毒感染。”市食藥監局餐飲服務食品監管處處長顧天舒表示,在六一兒童節和中高考季即將到來,為確保在校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安全的就餐環境,市食藥監管局決定開展一次全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大檢查,并于5月23日走進寧夏路小學和金鑰匙幼兒園食堂。
此次檢查的重點是學校落實學校食堂月度自查情況,學校食堂日常管理規范情況,防止存在交叉污染等易導致食品中毒的食品安全隱患。內容包括:食堂從業人員健康情況,是否落實肉菜魚等分類加工、分區存放,冰箱內溫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食品、半成品和原料混放問題,是否按規定進行出餐食品測溫,是否按規定進行食品留樣管理等。經查,兩所學校均過關。
據悉,在各、區市食藥監管局開展普查的基礎上,市食藥監管局將對每個區市的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進行“雙隨機”抽查。市局還部署了200批次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另外,食藥監管部門將密切配合教育、衛生等部門,加大近期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及時組織調查和判定學生嘔吐腹瀉等病因,對屬于學校食堂食品不安全導致食物中毒的,將依法予以查處。
■鏈接
別把感染諾如病毒當成食物中毒
春季是諾如病毒的高發季,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科主任姜法春介紹,因為感染諾如病毒的表現癥狀和食物中毒很像,不少人誤把感染諾如病毒當成了食物中毒。其實不然。
據介紹,諾如病毒是由病毒引起的,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或腹痛、腹瀉的胃腸道傳染病,而食物中毒是指攝入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或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品攝入后出現的非傳染性的急性、亞急性疾病,分類包括細菌性、真菌性、動物性、植物性、化學性食物中毒,但不包括病毒和寄生蟲。諾如病毒的發病過程一般有兩個階段,一個是食物被污染,有的食物被感染了諾如病毒的人接觸后,會把病毒帶入到食物中;另一個是觸摸被病毒污染的物體后沒有洗凈雙手就進食。感染諾如病毒后,兒童患者嘔吐較為普遍,成人患者多為腹瀉,1天內腹瀉4~8次。此外,還有些患者會出現頭痛、寒顫和肌肉痛等,嚴重的還會出現脫水現象。
食藥監管部門提醒廣大家長,孩子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甚至個別伴有發燒癥狀時,要及時報告學校,并及時就醫。學校一旦發現有多名學生出現上述癥狀,要及時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報告。雖然諾如病毒感染在癥狀方面與食物中毒有相似性,但諾如病毒具有傳染性,可以通過空氣、水、食物等多種渠道傳染,并有自愈性;食物中毒則只通過進食不潔食物的渠道可發病,不具備傳染性。
那么,如何避免感染諾如病毒呢?青島市疾控中心發布警示,生活中最容易攜帶諾如病毒的是貝類,貝類中污染率最高的是牡蠣,主要是因為貝類在水里取食時,很容易吸入水中的致病菌,極微量的病毒就足以讓人致病。此外,食用沒有洗凈的草莓,也有可能被病毒侵襲,這是因為草莓是貼地生長的,很容易在糞便施肥或污水灌溉時被病毒污染,而現摘現吃時,由于時間關系無法將草莓洗凈,很容易遭受感染。就算不是現摘現吃,食用沒有洗凈的草莓,也有可能被病毒侵襲。
青島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提醒,為了避免感染諾如病毒,市民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減少到校外的餐廳就餐,特別是無牌無證的街邊小店;減少外出聚會和參與大型活動機會,杜絕傳染渠道;不要與病例直接接觸,不要接觸病例的嘔吐物及其他污染物等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感染諾如病毒的患者在癥狀消失后的3天以內,身上攜帶的病毒仍然具有強傳播力。所以,痊愈后的3天,最好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免造成病毒的再次傳播。
[編輯: 張云明]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