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網紅文化的不斷發展,受雇網上詆毀辱罵他人的黑粉這一群體也越來越被大家所熟悉,甚至還出現了專門以此盈利的團隊。這些人被稱為職業黑粉,也被普通粉絲簡稱為黑子或職黑。記者調查發現,一些職業黑粉頭會拉一些下線,接單后先由黑粉頭編好文案,再通過微信群分發到各個下線手中,雙方根據工作量按日結算工資。(5月21日《北京青年報》) 在賺取黑心錢、昧心錢的同時,職業黑粉對娛樂圈生態的改善不僅毫無意義,反而給娛樂圈制造了大量污濁空氣,制造了大量丑聞與噪音、混亂與動蕩,相當于另一種網絡暴力。
職業黑粉不僅嚴重危害社會公序良俗,也公然違背相關法律。正如律師所言,職業黑粉涉嫌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涉嫌侵犯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侵犯法人的商譽。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情節嚴重構成誹謗罪的,根據《刑法》,行為人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職業黑粉背后的雇傭、組織、教唆者,也可能要承擔侵權的連帶責任。故培養職業黑粉,或爭做職業黑粉,都蘊藏著較大風險,想噴人者需要謹慎。
面對職業黑粉風行,相關部門應積極應對,正本清源,打擊這種另類的網絡暴力,以維護網絡環境,而不能僅作看客。據說,職業黑人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產業鏈,在此鏈條上,既有負責拿錢噴人的黑子,也有負責聯系黑子、給他們發單的群主,以及位于鏈條最開始一端的需求方客戶。要斬斷這根鏈條,當從明星、網絡主播及其背后的經紀公司、直播平臺入手,嚴禁他們利用這支黑粉隊伍瘋狂傳播虛假信息,公然侮辱或誹謗他人。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