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鑫鑫 報道
半島都市報5月2日訊 近日不少市民反映被蚊子叮咬,不禁納悶,這么早就有蚊子了?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青島蚊子正常報到的時間是5月下旬,提前出現的應該是局部范圍的越冬蚊,與暖氣溝和居民養花的積水有關,市民不必驚慌。
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防治科姜洪榮主任介紹:目前并沒有較多蚊子出現,不過,在暖氣溝、臭水溝等有水的地方,出現蚊子是正常的。根據往年經驗,太平角一帶蚊子活動較為集中,這與礁石坑里的積水屢屢沖不到海里有關,多為東鄉伊蚊。蚊子可以傳播多種疾病,包括瘧疾、登革熱、日本腦炎、淋巴絲蟲病、基孔肯雅熱等。“防蚊滅蚊需要全民行動。”姜洪榮表示,最有效的辦法是各家各戶翻缸倒罐、清除積水,從根本上斷絕蚊子的孳生地。此外,下雨后在下水道口灑一些滅蚊的生物制劑,在小區的水池里養魚等。
皮膚科醫生建議市民一旦被叮咬后不能抓,否則特別容易發生感染。此時不妨用鹽水或用冰敷一會兒,能緩解癢的程度,或是在叮咬處抹點清涼油、風油精之類含薄荷的藥,可以消炎、止癢,還能起到一定的熏蚊作用。如果出現嚴重的皮膚癥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