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潘立超
近日,半島連續報道青島女驢友荊茜茜到四川涼山州木里縣后處于失聯狀態的事情之后,島城市民對此也十分關注。30日上午,半島記者聯系了四川涼山木里警方后了解到,荊茜茜已經于29日中午11點左右被當地救援力量找到,初步診斷已經骨折,身體十分虛弱,情況很差,經過搶救后,荊茜茜沒能挺過去,遺憾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公開資料顯示,登山(低海拔登山)和徒步穿越連續多年成為事故頻發的主要項目,由于兩者門檻較低,參與人士對戶外技能、知識和經驗等方面缺乏了解,相對容易導致人盲目大意,忽略安全的重要性,導致事故發生。
送醫途中遺憾離世 4月29日,有媒體報道稱,失聯9天的山東女驢友荊茜茜,已于29日上午被救援人員在水洛鄉境內找到。經初步判斷,她有骨折,身體特別虛弱,情況很差,一直在搶救當中。
4月30日上午,半島記者從木里警方處了解到,荊茜茜沒能挺過最后一關,在送醫途中遺憾去世。但考慮到遠在山東的母親和姐姐的心情,大家都瞞著荊茜茜已經去世的消息,希望她們有一個緩沖的時間。
據木里縣水洛鄉派出所所長黃利軍介紹,當地警民于29日早上徒步進山搜救,約兩個小時后,在一處河溝邊先發現了旅行包,之后在不遠處發現了荊茜茜。“她可能是摔下去的,右腿或有骨折。當時生命體征微弱,不能說話,臉色蒼白。”通過當地警方提供的救援照片看到,當地山路十分崎嶇,加上條件有限,當地救援人員先用擔架將荊茜茜抬到了有馬路的地方,隨后才由救護車接走。參與救援的當地民警和村民表示,實在太過遺憾。
十多天時間牽動無數網友 半島記者了解到,荊茜茜時在4月19日到達了四川涼山州木里縣,準備徒步穿越洛克線到稻城亞丁。但是從4月20日起,茜茜一直失聯。4月28日,涼山當地媒體以及《成都晚報》先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在這期間無數網友對荊茜茜的行蹤都十分關注,并且紛紛轉發消息為荊茜茜祈福。四川涼山當地救援力量也派出了一百多名人員分兩路進行救援,但因高原以及天氣原因導致救援受阻,而荊茜茜的家屬也在28日凌晨趕到了當地處理相關事宜。
到了4月29日上午,受傷的荊茜茜被民警和村民找到,生命體征微弱,不能說話,臉色蒼白。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4月30日早上,半島記者多方獲悉,在野外受傷堅持了9天之后的荊茜茜,沒能挺過最后一關,送醫途中遺憾去世,在當地多位救援人員的微信朋友圈當中,也紛紛通過當地特有的方式為荊茜茜祈福。目前,相關后續工作正在進行中。在30日的采訪中,半島記者考慮到荊茜茜家屬的心情,沒有再過多進行聯系。
穿越洛克線最好到當地備案 據當地警方介紹,穿越洛克線,一般需要5~10天的時間,基本都是組團出發,在穿越期間要提前聘請當地村民當向導,還要雇馬幫運送宿營裝備和食物等。因全程高海拔,且無人煙,隨時可能遇到突發情況,此時若沒有旁人幫助,這是致命的。因此,不建議個人,尤其是女性獨自穿越。就在此次失聯事件之前的4月15日,水洛鄉政府就發布了《對進入水洛鄉境內旅游的旅客勸導書》。
《勸導書》提醒游客,因水洛鄉境內景區未正式規范開發,境內森林茂密容易迷路,自然條件特別惡劣,各種保障措施也尚欠缺,此前,就發生過游客在山上遇難的事件。希望游客珍惜生命,雖然美景在前,但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不要貿然進入未開發區域。
水洛鄉派出所徐教導員說,目前該地旅游業正在前期開發中,硬件、軟件設施都還很不成熟,從2015年到現在已經是第三起驢友失聯事件了。希望游客前來時可以到當地派出所備案,派出所也會繼續加強安全宣傳和管理工作。
■提醒
戶外運動要做好各種準備 近期,半島記者通過梳理發現,除了荊茜茜在旅行途中失聯這件事之外,還有多例登山遇險事件。
一對情侶梁圣岳和劉宸君,早前赴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登山,在3月9日失蹤,最終,梁圣岳于4月26日被尋獲,但劉宸君卻在被發現前3天,不幸去世。4月28日,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插旗峪,消防人員耗時4小時,將一名被困懸崖邊十余天的女子救出,該女子自稱是在山上游玩找水喝時不慎滾下山。
對此,半島記者聯系了青島藍天救援隊的隊長李延照,據李隊長介紹,徒步穿越和登山等戶外運動看上去很容易,但是稍有不慎就可能遇到危險,因此在做這些運動時要做好各種準備。
首先是身體準備,要先對自己的身體做一個大概的評估,以便量力而行。其次是線路準備,要知道自己要從哪兒到哪兒,不要走野路險路偏離目標方向。第三是要有物資準備,包括足夠的衣服、鞋子、褲子以及食物、藥品、水、通訊定位設備等等。最后是要做好心理準備,畢竟登山和徒步穿越有很多不可預測性,最好出發前跟自己的親友告知一聲,萬一遇到危險方便有人接應。
■鏈接
戶外運動事故發生逐年上升 據中國登山協會登山戶外運動事故研究小組不完全統計,2016全年共發生311起登山戶外運動事故,造成64人死亡,3人失蹤。與2015年相比,事故總數增長64.5%,死亡人數增長45.4%。2000年以來,國內登山戶外運動事故整體呈上升趨勢,且類型多樣化。
在滑墜、被困、疾病等十余種事故類型中,迷路已連續多年成為登山戶外運動事故的主要類型之一,而滑墜和高墜類事故在受傷和死亡事故中占比最高。報告指出,登山戶外具有高風險性,切忌盲目,出行前一定了解目的地的地形和天氣、做好行前計劃、掌握戶外基礎知識,這是安全出行的前提。
以運動項目為例,登山(低海拔登山)和徒步穿越連續多年成為事故頻發的主要項目,究其原因,重要一條就是由于兩者門檻較低,參與人士對戶外技能、知識和經驗等方面缺乏了解,相對易導致人盲目大意,忽略安全的重要性,導致事故發生。
[編輯: 孫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