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有超過10萬游客登上大珠山,在青島開花最早、賞花面積最大 、最具觀賞效果的花卉景觀里,踏春賞花。如今的青島西海岸,伴隨著國家級新區的建設和發展 ,金沙灘 、靈山灣、唐島灣、大珠山、小珠山、齊長城、瑯琊臺等豐富的旅游資源,也越來越受旅游人群的青睞。此外 ,隨著青島國際啤酒節、青島國際時裝周等知名節會的到來,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全球大數據論壇等國際平臺的打造,以及東方影都、中鐵世界博覽城、東方時尚中心等服務業大項目和眾多科研院所的入駐,新區的現代服務業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加速崛起。
影視產業加速前行
2016年10月18日,美國好萊塢,青島東方影都項目璀璨亮相。青島市正式面向全球電影企業發布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吸引了全球電影人的目光。現場 ,9家好萊塢著名電影公司簽約 ,讓這個總投資500億元的項目名聲遠揚。目前,該項目影視產業園15個攝影棚、11個置景車間已經啟用,萬達茂正在進行內外裝修,大劇院、4個星級酒店、游艇會所完成主體施工;近百家影視公司完成注冊,好萊塢大片《環太平洋2》已入駐拍攝。
“借助世界級標準的硬件設施和50億元影視產業發展基金,一條涵蓋創作制作、技術研發、影視拍攝、后期制作、人才培養的影視全產業鏈正在新區加速形成,將引領國內影視產業走上影片‘工業化定制’新紀元。”青島西海岸文化產業投資公司總經理苑梅琳說。
在《西海岸新區十三五藍色經濟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建設濱海影視文化旅游產業園,作為新區要著力打造的十大海洋特色產業園之一。“依托萬達東方影都和第四代海洋公園項目,發展濱海影視文化產業 ,打造世界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和旅游勝地。”
據了解,作為新區的功能區之一的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定位“影視文化、智慧科技、旅游度假”三大產業 ,已聚集了100余家影視企業。
2016年,新區影視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青島市規模以上影視企業收入的比重超過50% ;文化產業增加值達180億元,是全市唯一過百億的區市。西海岸新區已是青島影視文化產業名副其實的核心區。
旅游會展添新動力
2016年年初,青島鳳凰島與其他16家度假區一起,被正式授牌為首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躋身國內度假產品最高序列。作為西海岸新區十大功能區之一,鳳凰島旅游度假區最初的定位就是發展旅游業 ,打造一個“國家級的濱海休閑度假目的地”。
青島國際啤酒節西海岸會場就選址于此。隨著我國旅游業開始進入到休閑度假階段,由單純的觀光向休閑度假轉型升級也成為城市旅游業當前發展的重要課題。對于鳳凰島和西海岸新區來說,啤酒節的到來可謂恰逢其時。連續兩年,每年這個時候,都是上千萬游客擁入。
這個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啤酒節和青島最具影響力的節慶品牌之一,青島國際啤酒節已經走到了第26個年頭,它能給西海岸帶來的不光是越來越多的游客數量,還有不斷提升的新區知名度。
2016年,西海岸新區接待國內外游客數量2006萬人次,同比增長10.2% 。而青島市的接待量是8081.1萬人次,也就是說,每4個來青島旅游的游客,就會有1人選擇來西海岸。新區的魅力可見一斑。按照西海岸《 關于加快旅游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到2019年,西海岸將成為比肩海南三亞的世界級濱海度假目的地。
服務業占比過半
2015年,新區服務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第二產業,邁入“三二一”時代;2016年,服務業增加值達1504.63億元,增速16.3% ,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至52.4% ,占比首次超過一半。在服務業已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發展共識的今天,新區服務業的快速“突圍”,便顯得尤為重要。
據悉,2016年,新區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將突破200家,連續三年居全市首位。三年來,新區累計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預計將突破500家,由2013年的397家提高到現在的899家,增長126%。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是新區創新發展的結果,為后續的高速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動力,使新區的發展動能成功轉換。
2016年,新區金融、旅游 、物流、批零住餐貿易、房地產等行業都取得了長足發展:金融業存貸款呈現雙增態勢,分別同比增長14.8% 和19.6% ;旅游業總收入和人次同比增長10.2% 和21.2% ;批發、零售、住宿 、餐飲分別增長44.1% 、31.3% 、26.5% 、24.7% ,遠遠高于全區生產總值12.3% 的增長速率。
“新區服務業的發展還要進一步提高發展質量與效益。”陳志偉說,“下一步,我們要著力培育科技研發、大數據智慧產業 、影視文化等高精尖產業 ,提高產業附加值,擴展產業服務鏈條,與此同時,加快推進傳統服務業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文/圖 城市信報記者 尚青龍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