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杰 報道
半島都市報4月6日訊 近日,位于李滄區振華路68-70號樓的最后12處單位自管公房最終得以簽約,居民心中的一塊石頭也終于落了地。6日,記者采訪了解到,該筒子樓共49戶房屋,這12處被征收房屋屬于原青島軸承廠,因為工廠破產加上資料丟失,征收過程中困難不少。在李滄區征收辦等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走訪多部門及多位知情人,最終確認了產權人并進行了公房出售,征收難題才得以破解。
2014年,李滄區政府決定對振華路68-70號老舊筒子樓實施房屋預征收,“之所以叫預征收是因為當時的條件是樓上居民簽約達到100%,補償協議才能生效。”李滄區征收辦工作人員徐先生說。記者了解到,該處房屋征收過程中,因為樓上有十幾處房屋屬于單位自管公房,簽約率遲遲沒能達到100%,房屋的征收工作也因此被擱置下來。2016年底他們再次啟動了簽約,除原青島軸承廠12處單位自管公房外,該樓的居民均順利簽約。
這12處單位自管公房在簽約時究竟遇到了什么問題?據介紹,這些房子原先屬于青島軸承廠,因為工廠破產,加上承租公房的登記臺賬等資料滅失,給辦理公房出售及確認產權人等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李滄區征收辦、李滄區房產管理一處等部門聯合調查取證,走訪了社區居委會、原軸承廠退休領導,并到派出所調查這些居民戶口遷入情況,到人社部門調取退休前居民工作狀況等資料,最終確認了這12處房屋的產權人,并進行了公房出售,完成了最終的簽約工作。
據了解,征收工作完成后,由于該樓屬于零星地塊,尚沒有大面積開發的規劃,下一步將暫時設置為居民公共綠地或停車場。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