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成全世界免费高清观看,成全影视大全在线观看,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聞聲識鳥就這么牛 觀鳥志愿者講述他們的故事

2017-04-04 07:15   來源: 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在近日進行的尋找遺鷗的調查中,記者見識了島城觀鳥志愿者的本領:看上幾眼就能給鳥類計數,聽見鳥叫聲基本確定種類……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群志愿者都有本職工作,他們中有軟件工程師,還有大學教授。說起觀鳥,他們都有不同的精彩故事:徐克陽是有名的“識鳥師”,專業能力過硬;于濤善于發現珍稀鳥類;大學教授曾曉起則在平日教學中,不斷地推進觀鳥工作在島城的進展。

  

黑嘴端鳳頭燕鷗。志愿者供圖



  光聽叫聲,就能確定是什么鳥。半島全媒體記者在采訪觀鳥志愿者時,見識了他們精準的計數能力:只要看幾眼,飛在空中或者落在沙灘上的鳥群,就能較為精確地計數。另外,他們還有個能力,就是識別鳥類品種。

  在膠州灣大沽河口尋找遺鷗時,志愿者們就像是開動了的雷達,有關鳥的身影、叫聲,都能引起他們迅速反應。每當有飛鳥出現,他們用望遠鏡或者遠焦鏡頭,看上幾眼就能確定鳥的品種,“飛行的動作、鳥的樣貌都是判斷的依據。”志愿者說。此外,他們還能根據叫聲判斷。當時記者與志愿者在路邊查看從空中飛過的鳥,志愿者突然叫起來:“剛才是什么鳥叫?我聽著像是隼!”志愿者中高高大大的于濤立即四處尋找,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只游隼。“剛才我應該看到它了,以為是兩只鴿子,看來是這只游隼在追前面的鴿子!”作為外行,記者此時根本沒看到游隼在哪里、也沒聽到叫聲。

  

黑臉琵鷺。志愿者供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發現,這些志愿者幾乎都是鳥類專家,識別、計數、拍照,樣樣拿手。而讓人驚訝的是,他們都有專職工作,觀鳥只是業余愛好,在他們群體里,任何一個人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鏈接

  成為觀鳥志愿者

  您也可以


  半島全媒體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觀鳥志愿者們不止一次提到,希望更多的志同道合者加入觀鳥,“現在不少人在拍鳥,但觀鳥的比較少。總體來說,觀鳥對鳥類影響要小,只是遠遠地拍攝、觀測、記錄。”志愿者告訴記者,目前平度、原膠南觀測的較少,希望這里有人能去做這件事,實現信息共享。

  青島市觀鳥協會會長薛琳告訴記者,感興趣的市民可以關注“青島市觀鳥協會”微信公眾號,“成為志愿者沒有任何門檻,只要不傷害鳥類,就可以跟我們一起進行有關鳥類的調查活動”。

  

從左到右分別是薛琳、于濤、曾曉起、徐克陽。志愿者供圖



  于濤

  喜歡猛禽,樂于發現


  “我從小非常喜歡猛禽,小時候,每到春秋遷徙季節,抬頭經常會看到猛禽在空中翱翔。我特別喜歡猛禽翱翔時的那種氣勢。”2009年開始,于濤堅持每個遷徙季節都到山頂去“觀猛”。由此,于濤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學習,從此開始觀鳥之路。

  光聽叫聲,就能“識別”猛禽,于濤并不是偶然做到。他自謙說“運氣比較好”,發現了較為少見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小青腳鷸、白尾海雕等。“要說最激動的,就是發現黑嘴端鳳頭燕鷗。”他介紹,2016年8月下旬,因為很多繁殖鳥已經完成繁殖并向外擴散,膠州灣聚集了大量的鷗類以及鴴鷸。“這段時間我們定時進行鳥類數量和種類的觀測。”在靠近大沽河河口處,于濤通過單筒望遠鏡,突然看到兩只不太一樣的鳥,仔細一看,竟然就是一直苦苦尋找的黑嘴端鳳頭燕鷗!

  “當時激動得直接跳了起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心潮澎湃!”隨后他觀測到均是一成一幼搭配的兩個黑嘴端鳳頭燕鷗“家庭”,“這對于全球數量少于100只的鳥類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記錄了。它們在青島前后待了13天,這是我觀鳥最開心的13天。”

  徐克陽

  是軟件工程師,也是“識鳥師”


  在觀鳥志愿者中,徐克陽的“專業性”最被稱道。確定鳥的品種,他往往是“一錘定音”。實際上,他是一名軟件工程師,他怎么成為鳥類專家的呢?徐克陽說,2011年國慶節假期,也是他女兒滿月時,“不能出門,無聊上網看到了一個專門的鳥類攝影網站,立馬被吸引住了,沒想到國內有那么多種漂亮的鳥,從此走上了觀鳥這條‘不歸路’。”他說,春秋看遷徙,夏季看繁殖,冬季看過冬,一年四季只要有時間都會出去觀鳥。

  徐克陽說,以前他養過小魚、小蝦、小鳥,絕大多數以其死亡告終,“那時候就挺難過,后來發現觀鳥就好很多,可以親近自然,何樂而不為呢?”徐克陽說,觀鳥是他做過最投入的事情,“最初幾年我對鳥類識別的興趣遠大于外出觀鳥。提高鳥類識別能力的辦法就是多看多問多想。我幾乎把網上能找到的關于鳥類識別的中文資料都看遍了,就開始看英文的論壇和論文。有個很有意思的情況,國外很多知名的鳥類專家經常出現在鳥類識別論壇中幫著解答問題,非常貼近普通‘觀鳥人’,這讓我收獲非常大。”

  徐克陽說,他還是希望在觀鳥上保持平常心,把觀鳥當做一輩子的愛好,打算“一直到走不動為止”。

  曾曉起

  大學教授也是資深觀鳥人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教授曾曉起是島城最早的一批“觀鳥人”之一。他介紹說,與鳥結緣始于2001年夏季去北師大進修《保護生物學》。進修結束回到青島,開始了最初的“菜鳥”生涯。

  2002年初春,曾曉起在水產館2號樓2樓組織胚胎實驗室陽臺上拍下第一張鳥片——白頭鵯,當時正是玉蘭花盛開而樹葉剛長出幾片嫩芽,一只白頭鵯正在鳴唱,他按捺住激動的心情、用小數碼相機連拍了五六張。“當年白頭鵯還是不多見的,那陣子我很得意這張照片,并且以白頭鵯作為網名。”

  在教授《保護生物學》的過程中,曾曉起認為引導學生們觀鳥可以加深他們對生物保護的感性認識,就給學生們布置了校園觀鳥的課外作業,并向學校申請了多架單雙筒望遠鏡。因本職工作是做漁業資源和海洋生物調查研究,曾曉起經常會利用調查空閑時間觀鳥拍鳥,在浙江海島拍到藍磯鶇、黃嘴白鷺,在福建沿海海島拍到巖鷺,在廣州南沙濕地拍到黑臉琵鷺。

  曾曉起說,他希望在海大成立一個高校觀鳥組織,還向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申請在青島地區增加繁殖鳥類與越冬水鳥監測點。“去年底我們根據實際需求向項目主管單位南京環科所申請增設觀測點,已初步得到項目主管的認可”。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

  1. <strong id="eai4v"><strong id="eai4v"></strong></strong>
    <strong id="eai4v"></strong>

    <bdo id="eai4v"></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威市| 贺州市| 乐陵市| 蓝田县| 涞源县| 金秀| 南华县| 海原县| 商丘市| 柳江县| 乌什县| 太谷县| 玛曲县| 三亚市| 灵石县| 尖扎县| 宁国市| 敖汉旗| 长春市| 西藏| 通海县| 集安市| 禹城市| 股票| 长乐市| 安溪县| 宜春市| 东至县| 剑阁县| 丰都县| 滕州市| 自贡市| 呼和浩特市| 喀什市| 保靖县| 银川市| 黎城县| 宣恩县| 石阡县| 隆昌县| 三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