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劉笑笑
近日,市政府各部門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制定了2017年工作打算,并通過青島政務網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此次網上公開工作打算的46個部門將全部在2017年“三民”活動期間參加年終公開述職,接受市民監督評議。
制圖/徐國以
市政府辦公廳
全年組織市政府部門
在線問政330場次以上 2017年,市政府辦公廳將嚴格控制會議數量、規格、規模和時間,積極推行“多會合一”和電視電話、網絡視頻會議。
推動大數據和電子政務建設。組織申報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山東省大數據交易中心,建成啟用青島市政務大數據和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探索建立與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的信息共享機制。
對重大行政決策實行目錄清單管理,主動向社會公布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全年組織市政府部門網絡在線問政330場次以上。
市發改委
啟動事業單位
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協調推進地鐵1、4、6、8、13號線進度,爭取2號線東段、11號線年內開通試運營。加快一汽大眾華東生產基地等項目建設,推進空客直升機、北汽新能源汽車二期等項目開工。加快新機場、濟青高鐵、青連鐵路、濰萊高鐵、董家口疏港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深化平度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在全國打造“農創平度”模式爭取即墨市和平度市成為全省新一輪縣域經濟提升行動計劃縣市。
按照國家和省部署要求,啟動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市經信委
組織舉辦2017世界
互聯網工業大會 緊盯重點區市、重點企業和投資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協調解決企業用電、用水、用地、融資等生產經營難題,力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
組織舉辦2017世界互聯網工業大會、青島國際軟博會、青島國際時裝周、中外采購投資洽談會和青島名牌神州行系列活動。
制定實施智慧青島建設年度計劃。積極推動網絡提速與三網融合,力爭城區、農村光纖接入能力分別超過100Mbps和50Mbps。
市科技局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
力爭達到1600家 2017年,全市科技創新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標是:全社會研發經費占生產總值比重力爭達到2.87%;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6800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力爭達到1600家;技術合同交易額超過120億。
全面落實與中科院第二輪合作協議,重點推進西海岸中科院青島科教園、高新區青島中科院先進產業研究院建設。推進西北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研發機構落戶,加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大基因等機構青島研究院的建設。
市教育局
開展特殊稟賦
兒童少年培養試點 新建、改擴建75所中小學,改造100所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扎實推進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
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并將城鄉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范圍統一擴大到在校寄宿生的30%。啟動第二輪標準化食堂建設,新建中小學標準化食堂80所。完成藝術學校新校建設和幼兒師專主體施工,加快推進藍色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此外,深入推進校園足球改革實驗,著力提升農村學校校園足球和游泳項目普及質量,推動以籃球為代表的奧運項目進校園活動。
針對市民關心的中考改革,市教育局今年也有一系列動作。將深化中考改革,加強中考、高考背景下的課程與教學研究,匯聚、推廣一批精品課程和優秀教學成果。著力加強創新、創客教育,開展特殊稟賦兒童少年培養試點。啟動智慧校園中心平臺建設,全市95%以上的中小學校要建成智慧校園。
市公安局
拓展交通違法處理
網上繳費渠道 2017年,全市公安機關將深化嚴打整治,加快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實戰運行,推動建立涉案賬戶“黑名單”和“一案雙查”制度。2017年實現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全覆蓋,60%的街道社區建成微型消防站。投入使用市應急救援戰勤保障中心,完成消防直升機、消防船等現代化裝備列裝。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研究出臺新的戶籍制度改革方案,促進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研究推出外國高層次人才永久居留服務新舉措。全面升級民生警務平臺,建立“網上戶籍室”、“網上派出所”、“網上公安局”等應用項目。對接微信支付、支付寶“城市服務”平臺,全面開展在線支付、證照快遞,深化駕考制度改革,拓展交通違法處理網上繳費渠道。
市民政局
建設10處失智者
社區照護示范中心 2017年,市民政局將繼續推進低保工作的規范化建設。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六區實現城鄉統籌;健全完善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城鄉低保動態調整機制,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
出臺青島市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探索建設老年人長期照護保險制度,全面提高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水平。
推進醫養結合深入發展,引導社會力量建設專門收住糖尿病、精神病和失智老人的專業化養老機構,建設10處失智者社區照護示范中心。
市財政局
大力支持棚戶區改造
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 2017年財政工作,將建立健全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政策體系,將持有居住證人口納入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范圍。實施補充醫療保險制度,積極爭取國家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合并試點,強化醫保基金共濟能力。繼續提高城鄉低保標準,積極推進本市六區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統籌。大力支持棚戶區改造,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
支持開展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行動,重點建設10個集聚類農村新型標桿社區、1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1000個美麗鄉村達標村。
市人社局
打造青島“智庫集群”
實施博士后培養留青計劃 2017年,全力確保就業局勢穩定,圍繞新增就業3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的目標。
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政策,穩妥推進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教師養老保險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待遇試點。加快推進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工作。統籌做好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深入實施補充醫療保險制度。深化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調整基本醫療保險“三個目錄”,探索建立定點醫院費用總控調劑機制。完善院士專家創新創業園運行機制,打造青島“智庫集群”,實施博士后培養留青計劃。
此外,深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管理改革。穩慎推進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試點工作。啟動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分類改革。繼續深入推進聘任制公務員試點,推進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工程。推行公務員平時考核,實現平時考核全覆蓋。
穩步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創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機制,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轉企改革。
市城鄉建設委
完成新建植物園和
動物園論證選址 2017年,市城鄉建設委將編制實施人口市民化規劃,加快推進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爭取創建10個市級特色小鎮。
啟動棚戶區改造4.8萬套。完成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315個項目,829萬平方米。完成節能保暖工程200萬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200萬平方米。新開工被動房綠色建筑10萬平方米。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50戶。加快青島灣老城區改造,積極盤活魯能領寓、原新華書店等存量項目。
加快推進地下空間利用,完成地下綜合管廊建設30公里、海綿城市建設面積33平方公里。牽頭抓好交通擁堵治理工作,城市道路續建項目6項,新建或改建項目6項;完成30條道路大中修建設;建設公共停車場20處,車位1萬個以上;開展“市級智能停車一體化平臺”建設和停車信息采集。新改建公廁150座;六區新增供熱配套建設400萬平方米。
配套中小學幼兒園開工建設3所、竣工4所,建設6條未貫通道路、3條配套道路。完成新建青島植物園和青島新動物園論證選址和青島新動物園概念規劃國際性招標;積極協調嶗山區推進小麥島公園建設、市北區推進合肥路北山公園建設。統籌推進李村河中游、樓山后河、水清溝河下游等河道綜合整治,全面完工14條黑臭水體治理。
市國土資源房管局
基本建成保障性
住房不少于7000套 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不少于7000套,其中公共租賃住房不少于5000套。通過實物配租和發放租賃補貼實施住房保障6000套(戶)(實物保障2000套,貨幣補貼4000戶)。
積極處置批而未供、閑置土地、空閑土地,確保前5年農轉用征收供地率不低于60%,年內完成80%以上的閑置土地認定,用5年時間消化濟南督察局移交的空閑土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建立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加強土地市場源頭管控,建立分類調控制度,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全年計劃供應住宅用地1.4萬畝;探索房地產多元化供地機制,允許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政策性住房。
加快法制化建設,出臺青島市《不動產登記規則》,爭取將《青島市不動產登記條例》納入年度立法調研計劃;探討研究地下空間使用權及建筑物確權登記辦法。
市體育局
啟動醫保卡資金用于
健身消費試點工作 2017年,市體育局將加快推進24屆省運會籌備和備戰工作,扎實做好省運會場館設施建設,確保2018年初全部完工。
加大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開放力度,推動符合條件的學校場地設施對外開放。組織創辦省體育產業基地,成立體育產業引導基金,打造體育產業發展融資平臺。啟動青島市醫保卡資金用于健身消費試點工作。
市衛計委
開展基層中醫師帶徒
駐青高校設中醫專業 實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人才工程,引進國內知名中醫藥專家,開展基層中醫師帶徒。在駐青高校設置中醫專業,培養傳承型中醫藥人才。
加快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市第八人民醫院東院區,加快建設市公共衛生中心、市立醫院東院區,推進青大附院東院區、市民健康中心、眼科醫院紅島院區和北部醫療中心建設等重點項目進度,完成市第五人民醫院擴建工程立項,做好市婦女兒童醫院危重癥救治中心、市中心醫院腫瘤中心、市海慈醫療集團康復中心等項目前期工作。
市文廣新局
打造博物館城
講好青島故事 推進近現代文物建筑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在示范區內有規劃、按步驟、分年度實施文物保護“3010工程”,即3年內保護修繕文物保護單位30處以上,開放文物保護單位10處以上;切實推進即墨故城遺址暨六曲山墓群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和城墻保護工程立項。穩步推進即墨故城和瑯琊臺遺址考古調查、勘探、測繪、研究工作,開展大遺址基礎數據的數字化、信息化和規范化建設,探索搭建大遺址保護地理信息平臺。
實施齊長城、瑯琊臺大臺基、八大關近代建筑,青島德國建筑、青島啤酒廠早期建筑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修繕工作。扎實推進“博物館城”建設,講好青島故事。
市商務局
全面復制推廣上海等
自貿試驗區經驗 2017年,市商務局將爭創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試點,支持打造市南時尚消費示范區;突出重點打造青島口岸推進實施自貿區戰略新優勢,全面復制推廣上海等自貿試驗區經驗;建立貨物進出口貿易、服務進出口貿易和境外投資貿易等“三位一體”的現代國際貿易運行體系。
引導和促進新車消費,支持推進平行進口汽車試點。加快建設一批退稅商場、免稅店,吸引國際旅游消費集聚。
市交通運輸委
開通5條歐美
空中洲際直航航線 加快推進前灣港區自動化碼頭等港口項目建設。力爭新機場高鐵站、地鐵站主體封頂,新機場綜合交通中心基本建成,加快建設新機場綜合交通樞紐。抓好新機場、龍青、濟青、疏港等高速公路建設,新機場高速公路全面開工建設。吸引基地航空落戶,力爭開通至洛杉磯等5條歐美空中洲際直航航線。開辟調整公交線路20條,協調推進12處港灣式車站建設、施劃55公里公交專用道車,具備車輛安全通行條件的192個貧困(偏遠)村通公交(客車)。
市水利局
開展黃水東調青島段
項目前期工作 市水利局將在2017年實施調水和水源工程建設。督促抓好即墨調水工程的完善和收尾工作,實施膠州市客水調引工程、潮河甜水河調水工程等。開展黃水東調青島段項目前期工作,如條件成熟,爭取早日實施該項目。抓好新建客水調蓄庫的前期各項工作,在條件具備的前提下加快推進。
市海洋與漁業局
全面推行“灣長制”
實施生態島礁工程 2017年,市海洋與漁業局將全面推行“灣長制”,落實海灣管理保護監督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推進“藍色海灣”整治,編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總體規劃,有序推進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建設。
創新海域海島資源市場化配置方式,推行海域海島資源招拍掛出讓。積極實施生態島礁工程,落實海島保護規劃,加快建設大公島保護與開發利用示范項目,加大海島生態修復力度,完成靈山島二期、竹岔島整治修復項目。
市食藥監局
探索大中型商超
“放心肉菜”公開評價 組織完成市辦實事不少于6.5萬批次的食品檢測任務,將抽檢任務的90%以上用于監督性抽檢。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完善食安、農安、公安“三安聯動”工作制度,落實違法犯罪案件處罰到自然人的具體辦法。
公布國抽、省抽、市抽結果和不合格食品處置情況。探索實施藥品市場監管信息通報制度,落實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和“黑名單”制度。全市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大中型商場超市全部納入快檢體系,落實質量保證金扣除、不合格食用農產品供貨商退市管理、定期通報農業部門等制度。探索開展大中型商超“放心肉菜”公開評價。
市工商局
探索跨區域
消費維權協作機制 持續深化登記制度改革,繼續加大企業“五證合一”、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工作力度。圍繞提高注冊登記效率,推進市場主體全程電子化登記,實現無紙全程電子化登記注冊。全面推進電子營業執照的發放和應用工作,方便社會公眾和應用單位查詢驗證。完善消費維權工作機制,建立消費維權聯席會議,落實首問負責、先行賠付、協商和解等制度,探索跨區域消費維權協作機制,構建完善的消費維權體系。
市公積金管理中心
全年貸款發放額
力爭達到80億元 全年歸集總額預計實現181億元。穩步推進貸款發放,全年貸款發放額力爭達到80億元。提升資金運作水平,力爭實現增值收益7.2億元,實現廉租住房補充資金5.5億元,研究推動網上繳存公積金結算方式創新,開通賬單付款結算渠道,不斷提高結算效率。
[編輯: 杜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