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周曉荷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
一年一度的春運告一段落,滿載奔波于城鄉之間的動車組列車,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但青島北動車所的513名“動車醫生”卻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最多時有30多組動車結束工作后來到這里,接受他們全方位的“身體檢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火車體檢的畫面多是機械師拿著小錘子敲敲打打,如今,行駛速度300km/h以上的高速動車組列車又是如何“體檢”呢?“掛號”、“做CT”、照“B超”……3月3日,記者來到青島北動車所,見識了“動車醫生”與動車“安全隱患”之間的毫厘之爭。
3月3日,在青島北動車所,運行完畢的動車停在軌道上等待檢修。
A
123列動車組列車的“醫院” 青島動車段是濟南鐵路局唯一的動車檢修運用單位,承接著123列動車組的檢修運用工作。青島北動車所是這個段目前最大的動車所,白天穿行于城市和鄉村的“子彈頭”,在夜幕降臨或“放假”時,陸續來到這里。
3月3日,記者來到青島動車段,從辦公樓遠遠眺望青島北動車所,一列列動車停靠在鐵軌上,鐵軌通向一處大型廠房,在青島北動車所工作人員口中,這個500多米長、擁有6條檢車線的廠房被稱為“動車醫院”。而在這里工作的513名動車機械師則更愿意稱呼自己為“動車醫生”。
“這些年中國高鐵飛速發展,動車維護已經完全不是簡單的修理,而是富含高科技的、極為細致嚴格的檢修與保養,春運期間,我們檢修動車3000多個列次,保障行車安全。”青島動車所工作人員劉嘉琛介紹說。
春運之后,一年一度的“春整”正式拉開序幕,除了每列動車隔48小時一次的例行檢查外,還有許多專項檢查在此期間密集進行。最近幾天每天都有接近30組動車來到這里接受體檢,最高峰時一個晚上就達到31組。“動車醫生”24小時在崗,而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8歲。
B
掛號、問診、CT均是全自動 劉嘉琛向記者介紹說,動車體檢的過程就和人去醫院類似,“你看到的那些停留的車輛,正是準備‘掛號’進入‘動車醫院’檢查的。”整個青島北動車所有40多條股道供高鐵動車們休息,6條供動車體檢。
正式進入“醫院”前,每列動車都需要預診。“簡單說,預診設備安裝在鐵軌上,當列車經過時,通過紅外線探測出相關參數傳入電腦,自動和正常的進行比對以發現問題,就和去醫院做‘CT’一樣。”劉嘉琛介紹,這個系統被稱為輪對故障檢測系統,運用的是國際先進的“光截圖像測量技術”和“電磁超聲探傷技術”。
除此之外,還有受電弓及車頂狀態動態檢測系統,實現車頂關鍵器件運行狀態的地面監控。在這里,“掛號”、“問診”“CT”都是全自動。
“專項修工長,D4股進車,安排人員接車。”檢修調度員通過對講機發出通知,早已待命的“動車醫生”拿起裝備行動起來,同時,一輛列車緩緩駛入“動車醫院”。
“醫院”里每條軌道有車頂、車廂、車底三層平臺,方便“醫生”上下檢查,車輛有何“慣性病”,憑借之前的一車一檔的“就診檔案”,他們了然于胸,可以重點盯查。
1
掛號 動車體檢的過程就和人去醫院類似,整個青島北動車所有40多條股道供高鐵動車們休息,6條供動車體檢。列車分別進入車間,經過“掛號”,進入“動車醫院”準備接受檢查。
2
診斷 “門診”環節,動車需要檢修的范圍很多,從車廂內部的客服設施到車門,從車頂部的牽引供電設施再到車底部的輪軌等設備,全部走一遍流程至少需要2個小時。
3
B超 每運行10萬公里左右的動車組列車要做一個“B超”檢查。“B超”的全自動探頭深入動車車輪輪軸,利用超聲波儀器深度檢測動車車軸內部是否存在缺陷。
4
遠程 運行狀態遠程監控系統可以將動車組及設備的健康狀態及運行詳細數據實時傳輸到地面,使地面運用、檢修和管理人員能夠全程動態跟蹤監控動車組的運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