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楠之
為了村里被污染的數千畝土地,僅有小學三年級文化水平的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農民王恩林,用16年時間與齊齊哈爾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作斗爭。他自學法律,當起了“土律師”,幫不懂法的村民代理征地補償等數十起維權案,打贏了對方“從城里請來的律師”。(2月3日《中國青年報》) 從一個只讀到三年級的泥瓦匠,到如今可以幫助他人打官司,如果單純從知識增長和專業性提升的角度來看,王恩林這十幾年來的成長歷程,簡直是一部勵志大戲。可是,這樣的結果卻不是十幾年前他所能想象的。最初,他也只是為了給自己維權。一個人打官司打成了“律師”,這本身就令人五味雜陳,甚至還帶有荒誕色彩。
不是每個農民都愿意打官司,尤其是與大企業打官司,像王恩林這樣能將死磕勁頭保持十幾年的人,少之又少。對于廣大農民來說,尤其是對于那些合法權益正在受到侵害的農民來說,最需要和最現實的,其實還是找到并且請得起律師。
遺憾的是,從王恩林這么多年與污染企業打官司的經歷來看,時間之所以漫長,過程之所以曲折,都超乎想象。甚至,污染之所以來到身邊,也與某些地方政府對污染企業大開綠燈有關。這也就意味著,王恩林維權的過程中,不僅要與企業的違法行為作斗爭,還要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作斗爭,很顯然,后者所帶來的阻力更大。
原本不該存在的污染企業一直存在著,原本不該出現的污染一直污染著,原本有理有據的官司卻一直在拖延,這樣的現象并不正常。王恩林的官司如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與污染所造成的影響相比仍遠遠不夠。須知,只有當權益受損的人不必將自己錘煉成專業人士也能輕松維權之時,權益才有望真正得到切實維護。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