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漲16個月后,濟南房價終于降了一丟丟。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6年12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濟南新房價格出現環比下降,降幅達0 . 3%。而整個2016年,濟南新房價格總共漲了19 . 4%!
本報記者 魏新麗
二手房價格暫未松動堅挺時間不會久 在納入統計的4個省內城市中,濟南新房價格環比下降0 . 3%,同比上漲19 . 4%;青島環比下降0 . 2%,同比上漲13 . 4%;煙臺環比上漲0 . 4%,同比上漲5 . 4%;濟寧環比上漲0 . 3%,同比上漲1 . 7%。
從2015年8月開始,濟南房價已經連續1 6 個月持續上漲,青島房價也已經連續12個月上漲。即使在已出臺調控政策的去年11月,濟南新房價格漲幅依然達1 . 1%。這一勢頭,終于在去年12月終結。整個2016年,濟南、青島房價在8、9、10三個月出現快速上漲。其中,僅9月份濟南新房價格就出現了5 . 2%的環比漲幅。
雖然新房價格環比下降,但在二手房價格方面,濟南房價依然堅挺。去年12月,濟南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 . 6%,與11月上漲1 . 1%相比,有小幅回落,同比價格上漲15 . 5%;青島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 . 4%,同比上漲9 . 7%;煙臺環比上漲0 . 2%,同比上漲2 . 3%;濟寧環比與上月持平,同比上漲0 . 9%。
2016年9月以來,濟南先后3次出臺調控政策,房價過快上漲態勢得到有效遏制。2016年12月26日,濟南限購政策進一步加碼,本市戶籍居民只能購買兩套住房。調控政策收緊后,濟南房價趨于穩定、理性。而二手房對于類似調控不如新房敏感,但若新房價格持續回落,二手房價的堅挺也不會很久。
有開發商感受到壓力東城開盤價趨于理性 1 月14日,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對濟南、青島等熱點和潛在熱點城市,要確保房價環比不增長。目前看來,濟南的房價漲幅已經得到有效遏制。而對于2017 年濟南樓市的走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還將保持平穩和理性。
“明年濟南將繼續增加土地供應,繼續執行限貸限購政策,確保房價穩定。”濟南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透露。目前,不少開發商已經感受到壓力。“開發商在申請預售時,如果定價不合理,將很難拿到預售證,或者有了預售證也不能網簽。”濟南一房地產開發公司負責人說。
從近期開盤的項目來看,開盤價格趨于理性。去年12月份,濟南入市樓盤不多,價格也比較平穩,如中海國際社區,喊出一口價13000元/㎡,比備案價格要低2000元;海信首開成交均價在7705/㎡左右。“在調控的背景下,年底開盤項目的價格較為理性。”業內人士分析道。
目前濟南市場的不少樓盤已經售罄或者只有尾盤。東部一樓盤的銷售人員介紹,買房的人依然不少,但是房源已經不多。“年底我們清盤之后,就沒房子了,新建樓盤要封頂后才能申請預售,預計今年七八月份才能開賣。”她說。因此,世聯行山東區域董事、總經理朱江認為,從長遠來看,要保持房價平穩,一定要增加土地供應、實現供需平衡。
合肥房價年漲46 . 5%重慶本月領漲大城市 從數據來看,全國熱點城市房價都趨于穩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讀稱,去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中一二線城市房價走勢總體趨穩。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持平,二三線城市漲幅回落。
70個大中城市中,有19個城市新房價格出現下降。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去年12月份新房價格環比出現微降,杭州持平,只有廣州繼續上漲0 . 7%。其余的熱點二線城市,大都出現了0 . 1%-0. 3%的下降。其余的三線城市,其漲幅也都控制在了1%以內。其中,北京、南京等城市新房價格就出現了22個月以來的首次下降,成都、鄭州、無錫、武漢、福州、南昌等城市也出現了2016年內首次房價下跌。
從同比增長來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價格增長最快的是合肥,相比2015年12月漲幅達46 . 5%,南京、廈門的漲幅也超過了40%。出現同比下降的城市大都是位于東北、西北的三四線城市。其中錦州新房價格2016年下降2.9%,跌幅位居70個大中城市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樓市最火的重慶,其新房價格環比漲幅在70個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達到1 . 1%,僅次于漲幅1.2%的三亞。由于重慶房價在同級別城市中較低,最近有消息稱炒房客已“組團”赴渝。不過重慶官方和銀行已經出臺具體措施限制炒房。從全年來看,重慶2016年新房價格同比漲幅僅有7.2%,遠遠低于其他直轄市和熱點二線城市。
相關新聞
遏制過快上漲“初戰告捷”
二手房議價空間將加大 一線城市房價下跌,近2 0個大中城市房價下降,中國房地產市場在2016年年底疑似出現拐點。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認為,中央出臺樓市調控政策及時、有效。目前,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態勢的目標已“初戰告捷”,2017年樓市交易量價下調將是大概率事件。
以上海為例,其當地限購政策出臺時,市場上至少七成買家是置換客,政策直接限制交易,使得這部分購買力封凍。基于此,房企加快“搶收”,入市項目都低于市場預期價,基本和板塊當前產品售價相同,甚至低于板塊均價入市,一些盤甚至和周邊二手次新房形成價格倒掛。
而就二手房市場來說,雖然其回籠資金壓力不如房企大,但若來客量持續減少,賣房者調低掛牌價也不可避免。但就目前的市場預期來看,2%-3%的降價幅度已很難吸引買家。從未來來看,5%-6%甚至更高的議價范圍比較合理,一些千萬以上的高價房議價空間更大。
對于重慶樓市,政府是否會通過限購限貸等政策來打壓炒房也值得關注。相比于其他一線城市或沿海發達城市,重慶地處西部,流入人口有限,此番漲價最大的原因便是投資者涌入。當地政府諸如保持土地和保障房供應、限制地價等“常規”手段,能否抵擋投資投機者是最大看點之一。
同時,部分三四線城市在去庫存方面任務依然艱巨。未來應把去庫存和促進人口城鎮化結合起來,提高三四線城市和特大城市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高三四線城市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在業內人士看來,“控一線、穩二線、激活三四線”將是2017年樓市調控政策的重要目標。
據中國證券報、新華社、財經等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