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看到樓梯拐角有堆垃圾,不知道找誰來清理,現在方便多了,只要拍照上傳,幾個工作日之內就能收到回復,問題解決起來容易多了。”12月27日,家住市北區的丁女士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 ,為了搜集居民生活中的批評建議,拓寬建言獻策的通道,“在市北”APP推出以來,已經收到居民反映的問題13443條,其中將近4000件得到了解決。
有關部門限時處理
隨手拍照然后上傳,身邊的煩心事就從容解決。記者了解到,從今年8月份開始,“在市北”APP就成了不少市民反映身邊事的渠道,垃圾堆放不清理、違法建筑、古力蓋丟失、下水道堵塞……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卻往往成了居民的煩惱所在,而通過手機客戶端就能直接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不僅讓居民能夠體驗治理城市的感覺,也能督促有關部門第一時間處理問題。
市北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現在居民不僅能通過手機直接反映問題,還能親自來監督問題處理的進程。原來,通過手機上報問題后,還有一個“進度查詢”的功能,問題于何日何時轉到哪個責任部門、幾時辦結,整個進度一目了然。由于收到問題必須限時辦理并回復,所以居民還能對政府的效率和辦結結果“打分”,留言評價。
據介紹,這套軟件還將增加“智慧停車”功能,這也是一項專利成果,通過“大數據”支持,居民可以即時通覽全區的停車位資源,可以根據泊位空余情況提前預約停車位 ,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普遍反映的“停車難”問題。目前全區大數據正在整合,預計明年推出該功能。
明年增5000條服務信息
有了這樣一個小小的軟件,老百姓再找政府辦事是否方便呢?記者專門體驗了一次,點開“在市北”,最下方有個“服務”功能,點擊進去,就是政務服務和社會服務兩大類項目,每一類都有八九種服務項目。記者隨機點開“辦事攻略”一欄,立刻出現了“經濟適用住房辦理”“百歲老人補貼辦理”“退休人員養老金資格認證”等熱帖,瀏覽量在9000~10000次。
據介紹,目前這個平臺上有1000多條政策信息和各類辦事指南,以后將開通民政救助、勞動保障等預約服務,如果進展順利,到明年,服務信息將增加到5000余條。
已解決近4000件民生問題
記者了解到 ,目前“在市北”APP的用戶突破30萬,不過還沒有成為發現城市治理問題的“主力軍”,主要原因是居民沒有像網格員一樣經過培訓,對問題的描述和上報操作還存在不規范的地方。有些居民的敘述缺少有效信息,信息不明確,這就給問題轉辦帶來一定困難。“描述問題一定要寫明時間、地點、具體位置、大體情況如何。”
據網格化平臺數據分析顯示,通過手機APP終端上報的問題,目前約有1%暫時較難處理,除了信息模糊的原因,還存在部分問題屬于市區兩級部門多層交叉管轄。日前,市北區城市治理網格化平臺負責人表示,對信息模糊的問題,政府會派網格員去現場核實,并由網格員通過手機終端重新上報。
城市信報記者 張鵬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