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島城一名送餐員正在為客戶送餐。
文/圖 半島記者 李珍 尹彥鑫
隨著電子商務和物流業的發展,催生了大量的地推從業人員,其中送餐員和快遞員的隊伍就日益龐大。他們在給市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交通安全和自身的安全帶來了不少隱患。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的交通事故中有四成和摩托車有關,與此同時因無牌無證無保險發生事故后這些車輛的肇事逃逸比例非常高。
■案例
兼職肇事要賠十多萬
快遞公司至今未露面 9月13日,在青島鄭佛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有人員受傷,肇事車輛逃逸。通過調取監控錄像,辦案民警發現是一輛快遞公司的三輪車,將步行在車行道邊的趙先生撞傷。9月18日,民警找到了車輛駕駛人李某某,經詢問,李某某對肇事逃逸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
肇事司機李某某今年18歲,是青島某大學的學生,家境不富裕的他想通過打工賺取生活費,就到這家快遞公司應聘,由于只是短期工作,因此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經鑒定,肇事三輪快遞車屬于機動車,而民警調查發現李某某從未取得駕駛證。民警告訴記者,這家快遞公司給這個三輪快遞車投了保險,只不過投保的是非機動車保險。
經醫院檢查,傷者趙先生鎖骨等全身多處骨折,急需治療費。而司機李某某也拿不出治療費,由于其肇事逃逸,投保的非機動車保險也不能賠償。于是民警聯系了這家快遞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讓他們到醫院看望一下傷者并墊付部分醫療費。但截至發稿時,這家快遞公司始終拒絕露面更沒有賠償。趙先生治療費、誤工費、看護費等各種費用,初步估計至少要10萬元,這筆錢對于李某某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經濟壓力。法律援助中心駐李滄交警大隊事故科的律師建議,傷者起訴肇事司機和其工作的快遞公司,得到賠償的保障。
■數據
傷人事故摩托車超四成
對傷者賠償也沒保障 近年來,隨著物流行業和電商平臺的發展,送餐和快遞摩托車數量猛增,這些車輛往往無牌無證。這些摩托車在市區道路上不按信號燈行駛,逆行闖紅燈現象十分普遍,因此導致摩托車交通事故居高不下。據交警部門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傷人交通事故中,摩托車占比超四成。“摩托車從安全性上講就是‘肉包鐵’,一旦摩托車與機動車發生事故,摩托車駕駛員就會受傷,而摩托車與行人,摩托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肯定會造成人員傷亡?!笔鹿侍幚砻窬嬖V記者,這就是摩托車事故占傷人事故比例如此之高的原因。
記者還了解到,由于送餐送快遞的摩托車大多無牌無證無保險,因此發生事故后這些車輛的肇事逃逸比例非常高,不但給案件偵破增加了難度,而且對傷者的賠償也沒有保障?!皬氖逻@個行業的駕駛員經濟水平普遍不高,因此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致使他人受傷,不能及時給傷者進行賠付,甚至會影響治療?!泵窬嬖V記者?!?br>
■律師
沒簽合同公司拒擔責
可提供派件證明追償 山東琴島律師事務所王恩民律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承擔以過錯責任為主,無過錯責任原則為輔。王恩民表示,如果快遞員在交通事故中被認定為主責,因為快遞員是在為快遞公司工作,而履行職務行為致人損害的,應由用人單位即快遞公司擔責,而快遞員在事故中存在重大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保險公司應在保險范圍擔責。
“目前有些快遞公司會以員工在試用期內或者事故是員工個人違規造成,拒絕承擔責任,這些理由都不能否認快遞員的職務行為性質,快遞員如果沒有《勞務合同》,也可提供派件、攬收詳情單等證明,向物流公司追償?!蓖醵髅裾f,因為交通事故造成情節嚴重的,除民事賠償外,肇事者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對于肇事方經濟條件困難的,受害人注意留存能證明肇事方是快遞公司員工的事發照片,比如快遞員制服上的公司標志、肇事車輛上的公司標志等,以此也可以要求快遞公司先予支付。如果與公司無法協商解決的,受害人可以走法律程序索賠?!?br>
■法官
青島類似訴訟較少見
外地案例平臺多敗訴 據了解,類似的訴訟目前青島市的法院還比較少見,但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法院已經有類似的判例,在這些判例中,網絡訂餐平臺的敗訴率較高。例如,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近期受理了4起因快遞送餐員撞人而引發的健康權糾紛,在已審結的3起案件中,網絡訂餐平臺敗訴率為100%。
青島市中院民一庭副庭長趙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網絡訂餐平臺和兼職外賣小哥之間的用工關系糾紛屬于新生事物,類似的案件還較為少見,對于他們之間的勞動關系如何認定,勞動仲裁部門和法院目前都還沒有統一的標準,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趙法官表示,由于送餐員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送餐,為了趕時間,他們往往忽視交通規則。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他們就會面臨較高的賠償金,但快遞員及網絡訂餐平臺卻大多沒有購買相應的足額保險。不少兼職配送員經APP申請加入相關平臺,無勞動合同,也無保險,管理相對松散。法官建議,勞動者在提供送餐服務時,一定和送餐平臺簽訂協議,并在其中約定清楚。相關平臺也應承擔起社會責任,對專職、兼職人員采取同一標準,應當加強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方面的培訓與監督,并為送餐員購買相應的保險。
解讀 兼職多家會很難認定勞動關系 山東華魯律師事務所律師隋思玉告訴記者,勞動關系的認定分好幾種情況。第一種是簽訂了正式的勞動合同的,也就是在法定年齡,簽訂了合法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受我國勞動法的保護,如果在工作期間出現事故,可以申請工傷。
“第二種是勞務關系,比如說一些退休以后返聘或者打工的銀發族,由于他們已經超出了勞動法規定的法定年齡,因此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只能簽訂勞務合同,一旦出現事故也不能認定工傷,只能通過民事訴訟索賠。”隋律師說,再有一種就是做兼職的情況,如果勞動者本人已經有一份工作,再出來兼職,就存在很多種復雜的情況,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叭绻媛毴藛T只給一家平臺送餐,派單、領工資都是從這家平臺,存在一定的依附性,遵守這家平臺的工作規則和工作時間,在出現糾紛和事故時,可以通過勞動仲裁認定為事實勞動關系。但如果一名送餐員給多家平臺送餐,接受多家平臺的派單,他的收入來源于多家平臺的訂單,這種勞動形式就類似于承攬關系,那就很難認定為工傷,也很難認定和某一家平臺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勞動者應該有維權意識,即便是兼職也要看清和平臺之間的協議,弄清楚責任和義務。”隋律師建議道。
■調查 兼職全職待遇不同 保險或成“擺設”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目前的快遞公司當中,順豐、申通等公司都有正式員工,多數都簽訂了勞動合同,但也有不少零工和兼職員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
快遞員不簽訂合同,原因比較復雜。“簽訂了合同就要交保險,我們有時候干一段時間就回老家了,保險續不上也沒有用,領到手的錢還會減少”,快遞員小周的說法代表了眾多不愿意簽勞動合同的員工的心聲。
而送餐員中,和平臺簽訂合同成為正式員工的是少數,多數都是自由職業者?!罢f白了就是誰都可以干,只要下載個平臺APP,提出申請上傳身份證就可以送外賣了,摩托車是自己的,一單能掙6塊錢,多送多掙,很自由?!彼筒蛦T齊先生告訴記者,他給好幾家平臺送餐,想干就干,不干就休息,他覺得這樣挺好,也沒有想過投不投保險的問題。據齊先生介紹,那些平臺的正式員工則由平臺提供統一的服裝、頭盔和電動車等,簽訂合同也交保險。
餓了么送餐員小任對記者說,雖然平臺每天會給自己繳納2元錢的交通意外險,但是由于找平臺報銷這部分費用非常麻煩,因此自己從來沒使用過這個保險。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達達、餓了么等一些電商平臺開始給送餐人員按照每天2元的標準繳納交通意外險,最高可賠付10萬元。
“我們只知道有這樣一個保險,但具體細則根本不清楚。”小任說,他感覺羊毛出在羊身上,這2元錢最終還是要他們承擔。記者了解到,這2元的交通意外險并不是給所有送餐員的,即使繳納了這2元保險費,騎摩托車的送餐員如果出事,也得不到賠付,只有騎電動車的平臺正式送餐員才可以得到賠付。即使出交通事故后保險能夠成功賠付,超出保額的部分怎么辦呢?電商平臺會不會管呢?“我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我知道干這個有危險,但我沒學歷沒技術,只能干這種低門檻收入還不錯的工作?!毙∪螌τ浾哒f。
有沒有同一人為不同電商平臺送餐呢?記者了解到,這種情況非常普遍?!拔壹冉o達達送過餐,也給餓了么送過餐,還給百度外賣送過餐。”送餐員小王說,周圍不少送餐員都跟他一樣,同時給多個電商平臺送餐。記者了解到給哪家電商平臺送餐并不需要簽訂紙質合同,而只需要下載一個軟件然后注冊就行了,注冊時有一個協議,點擊同意就行了。而協議的內容都有什么,他坦承,自己和很多同伴都沒仔細看過?!拔覀兂隽耸鹿?連平臺的公司在哪都不知道,更何談維權和索賠?!?br>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