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 中國多個城市正在遭受霧霾侵襲。環保部16日的消息顯示,針對此次霧霾,40個城市發布相應級別重污染天氣預警。此次污染過程為何如此嚴重?除了口罩你還知道哪些防霾神器?霧霾緣何早輕晚重?啟動預警級別怎么定?防霧霾還有哪些奇葩事?小編提醒,面對空氣污染,不需過度恐慌,也不必防范過度。
【釋疑】
為何此次污染過程特別重? 12月18日拍攝的霧霾中的北京站。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 攝
中科院大氣所研究員王自發表示,進入12月以來溫度偏高的現象尤為明顯,冷空氣活動強度弱、頻率低,大氣污染擴散能力降低。根據資料跟蹤分析,預計本月中旬后期到下旬初,我國北方地區又將發生一次大范圍天氣回暖過程,溫度回升幅度大,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將再次導致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持續性空氣重污染過程。
霧霾為何“早輕晚重”? 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郭金蘭說,大家之所以會感覺到霧霾“早輕晚重”,原因主要在于16日夜間、17日夜間都有弱冷空氣滲透影響北京。在弱偏北風的作用下,北京這兩天后半夜至次日上午的污染物濃度都有所下降,能感覺到早晨空氣質量和大氣能見度要稍好一些。
霧和霾被吹散后都去哪兒了? 風和雨通常可以驅霾散霧。降水會凈化空氣,這個在氣象上叫濕沉降。雨水或雪花把空氣中的臟東西洗刷到地面,減少懸浮在空氣中污染物顆粒的濃度,讓霾入地。因而雨雪過后,空氣清新。風則是讓空氣活過來的動力。
總之,冷空氣一來,靜穩條件被打破,PM2.5被大大稀釋,霧和霾也就消散了。
各地啟動的預警級別怎么定? 今年環保部推進京津冀統一預警標準,目前已經實現了北京、天津、河北全境及河南、山東部分城市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根據京津冀統一的預警分級標準,預計空氣質量可能連續4天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且可能出現2天以上的嚴重污染,將達到紅色預警的啟動門檻;而預計空氣質量可能連續3天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且可能出現1天嚴重污染,將達到橙色預警的啟動門檻。
也就是說,按照預測及預警啟動標準,在此次污染過程中,京津冀及周邊20余城市或將陸續發布“紅警”,近10個城市將發布“橙警”。
【防護】
防霾口罩、凈化塔、霧霾車、防霾窗紗效果到底咋樣? 檢測發現PM2.5專用防護口罩對污染物過濾效果較好;約八成抗霧霾兒童口罩達不到宣稱效果。(來源:新京報)
防霾口罩真能防霾?實測五成效果一般 據實驗結果顯示,26款成人口罩中5成左右過濾效果一般,不少口罩面部貼合度稍差,造成鼻部漏氣,防護效果差,其中包括最近受追捧的“明星同款口罩”。從實驗對比結果來看,對顆粒污染物過濾效果較好的還是帶呼吸閥或者面部護具的PM2.5防護口罩。同時,兒童防霧霾口罩實驗結果顯示,14款兒童口罩中,約80%都達不到宣稱的效果。
北京霧霾凈化塔惹爭議 盡管人們對霧霾防治的需求已經十分迫切,但“無霾之洞”霧霾凈化塔的出現仍受到不少專家的質疑。據一位專家計算,在嚴重污染條件下,PM2.5濃度為200微克每立方米,該塔每小時吸收PM2.5總量為30000×200×0.001×0.001×75%=4.5克。按照該數據,該塔每小時吸收的霧霾量還不到一勺鹽的重量。該專家調侃:“還是去找一塊布蓋一下工地吧!”
“霧炮車”企業不確定除霾效果 業內人士稱效果有限 在諸多報道中,關于“霧炮車”除霾效果的表述不盡相同,有的是3%至5%,有的是10%至15%,大部分是15%至20%。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與健康一位教授表示,這種車治霾作用有限,但降塵還可以,灑水后一段時間對周圍空氣會有凈化作用。不過,這種抑塵作用也是短期的。
進口防霾窗紗 廠家稱從未做PM2.5檢測
霧霾頻發,防霾窗紗也隨之在網上熱銷。記者調查發現,網上熱銷的一款名為polltec(波蒂歌)的防霾防塵紗窗,價格在千元左右,號稱能夠有效阻斷PM2.5達到76%。但線下卻連銷售門店都沒有,只是在面包車上售賣。
【趣聞】
對抗霧霾,大家都使出了什么了什么看家本領? 運動鞋變身防霾口罩? 為了抵抗近期的北京霧霾,將一雙Yeezy 350 Boost V2運動鞋改造成運動鞋口罩。小編看的心~痛得無法呼吸。這個面罩其實不單單只用運動鞋當素材,還運用了外套上的材質加以變化組合而成。
外教自帶空氣凈化器上課 成都某高校學生李真(化名)在微博上說,自己遇到了“史上最怕霧霾的上課老師”。5日上午8點左右,成都某高校一教室內,學生們排排坐好,等著外教口語老師Lee(化名)來上課。正在埋頭看書的李真,聽到旁邊一聲“哇”后,抬頭一看,“差點被眼前一幕笑噴”:Lee竟抱著一個白色空氣凈化器進了教室,轉身、關門、上開關,動作連貫流暢。這位外教告訴學生們,以后他還會繼續抱著空氣凈化器來上課。
西安部分餐館“防霾禁炒菜” ? 針對西安部分餐館“防霧霾禁賣炒菜”的傳言,西安經開區官方16日表示,此事涉及的部分餐飲企業存在無環評手續、無餐飲許可證、無獨立煙道等問題,被要求限期整改,經營者在安裝完成獨立煙道、完善相關手續后即可正常營業。
【借鑒】
國外“超大城市”如何治霾? 12月17日,在英國首都倫敦,行人從大霧中的泰晤士河邊走過。新華社記者韓巖攝
英國 在“治霾”之路上,英國在立法、綠色能源、“碳捕捉與存儲”技術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墨西哥 治理舉措首先從立法入手。墨西哥在1982年就頒布了《環境保護法》,提出大氣污染的控制措施。1988年頒布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定了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強制報廢制度等100項對策,明確聯邦政府、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權責。
印度 印度首都新德里近期遭遇持續霧霾。在政府出臺系列應對舉措后,印度最高法院11月25日開始介入,下令聯邦政府不得再向首都及其周邊地區的零售商頒發鞭炮銷售執照。最高法院還要求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委員會調查燃放鞭炮釋放污染物產生的危害,限期6個月內提交相關報告。最高法院將視報告內容再行決定是否解禁鞭炮銷售。
歐洲、德國 一些歐洲和德國的法律及管理條例就工業設施排放、燃料中鉛含量、大型燃燒設備排放等予以具體規定。系列措施出臺迫使大量工業企業安裝煙氣洗滌設備,燃料進行脫硫處理,個人住戶燃煤取暖逐漸減少……幾十年間,德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聲音】
霧霾到底怎么治?是氣象災害還是人為污染? 圖為12月17日上午拍攝的北京天壇公園;右圖為12月17日下午拍攝的北京天壇公園(拼版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金海 攝
將霧霾納入氣象災害違法 近日,北京市將霾寫入《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草案)》引發氣象、環保方面專家的討論。部分專家認為,人類活動排放大量污染物是造成霾的根本內因,霾的本質是污染,與自然災害有著根本區別。甚至有專家提出,將霾列為氣象災害,會造成污染者可以“依法脫責”等問題,導致法律適用的混亂。
“治霾”須“治吏” 財政部近日發布一份關于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通報,點名批評部分地方和干部騙取、擠占、挪用專項資金。對治霾的錢動歪念、做手腳,此事警醒了人們“治霾”須“治吏”。
霧霾治理任重道遠,仍需大家齊心協力,希望等風來的日子早點結束。(袁晗 劉笑冬綜編)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