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友利正在為孩子做小兒推拿。
文/圖 半島記者 鄭欽澤
通訊員 于雅潔
他雙目失明靠自己的手藝開分店,他感恩他人幫助經常免費義診,他就是康城社區的盲人小伙王友利。12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位于康城社區麗海馨苑的友利園養生堂。王友利因為一次意外事故,從小他就雙目失明,盡管如此他卻開朗、隨和,心境也特別敞亮。王友利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今年34歲的他已經擁有兩家推拿館。
從未懈怠,開兩家推拿館 “從我打第一份工開始,我就喜歡多做事,多去承擔。”說起自己的創業準備,王友利回憶,盡管看不見,但他從未懈怠。作為一名按摩師,小到招呼客人,衛生清理,大到團隊管理,經營策略研究,他都主動參與,幫老板分擔,且不要多余報酬。“這是個鍛煉的過程,我從中學到很多經驗,這樣在之后的創業路上,我能揚長避短,少走彎路。”
經過5年的歷練,王友利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他對青島人的消費習慣也有了較好把握。2011年,王友利開始籌備第一家店面。開始的時候挺難,選網點,跑工商,搞裝修,還要打理日常經營這些都要王友利來做。“我們只有兩個人,而且都是盲人,常常是早晨四五點鐘起床,一直忙到深夜。”然而,王友利從沒想過放棄。
隨著友利園生意穩定,2016年5月份,王友利開了第二家店:友利園養生堂。王友利介紹說,“也有人找過我,想合作開第三家、第四家店,可我拒絕了。人的精力有限,我不想貪大,只想盡力把這兩家做好,做精,對客戶負責。”
心懷感恩,為居民更好服務 “在創業路上,我一直都不是一個人。”樂觀的王友利,用他的善良堅強,贏得了身邊人的支持。“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一直都有人幫我,我的家人,我的朋友,還有康城社區居委會。”王友利告訴記者,自己在東方美景開店四年多來,康城社區給了他很多幫助。“有什么表格、優惠政策等,他們都親自給我送來,跑前跑后,讓我很感動。”
在王友利成長路上,受到過許多人的幫助,這也讓他養成了積極樂觀的性格和樂于助人的品質。小時候,王友利因為失明無法正常上學,是當時他的小學老師讓他走進課堂隨著正常的孩子們一起上學。去醫院復診,又是在醫院醫生的幫助下,王友利進入盲校學到了小兒推拿的手藝。
“我想最好的回饋方式,就是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他認真地說。王友利經常給周圍的老人免費推拿,盡他最大的努力為周圍人做事。懷著對生活的感恩,和一顆醫者的父母心,平時舉手之勞的小毛病,王大夫就不收費,能一次給客人推好,他絕不會分成三次、四次。“大道至簡,我不掙昧良心的錢,讓孩子早點康復,是我最大的快樂。”王友利笑著說。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