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報訊 昨日下午,市城管委組織49名公眾委員實地考察調研青島火車北站綜合整治項目現場和李村河中游整治項目,為我市城市管理行業的創新發展“把脈問診”。記者采訪得知,火車北站內四條道路年底將完工,達到通車條件。
記者在火車北站看到,西廣場內的道路施工已接近尾聲。李滄區中央商務辦工作人員介紹,火車北站西廣場規劃了1號線至6號線六條道路,目前已開工建設2號線至5號線四條道路,這四條道路將于12月15日完成路面施工,12月底完成交通智能和路燈調試。剩余1號線、6號線兩條道路的建設將結合周邊地塊建設逐步啟動。而在東廣場,周邊的安順路打通工程已啟動,向北將直達金水路;火車北站站前路向南還將打通至長治路。
在李村河中游,君峰路-峰山路橋“水印綠廊”段河道截污、清淤及防滲、兩岸親水工程、景觀綠化提升、景觀橋梁、兩座攔水壩以及中水工程已全部實施完成,年底還將完成全線防洪、清淤等土建工程,黑臭水治理。同時,李滄區將結合河道整治探索研究沿岸商業開發事宜,已啟動李村河17公里沿線兩側整治提升規劃研究工作,將于近期開展方案征集等工作。
考察調研后,公眾委員一行圍繞火車北站和李村河整治項目以及 《青島市城市管理“十三五”發展規劃》,積極建言獻策,提供了不少真知灼見和高招、實招。公眾委員孫法柏認為,城市管理“十三五”規劃的理念很先進,譬如“管理的一體化、共享共治、綠色發展”等,城市管理涉及的面比較廣,下一步可加強多部門的協同綜合。他建議,城市管理應逐步向城市治理過渡,強化政府主導下的多元共治。公眾委員王豐元提出,智慧城市的高效運行,管理尤為重要。 “城市管理的規劃是從市民的需求出發,規劃的內容應與后期建設有機結合,保證規劃的順利落地和實施”。公眾委員李軍認為,城市管理是一項綜合的工作,應建立一個城市管理綜合協調機制,從基礎做起,加強綜合協調。他表示要用大數據來解決城市問題,譬如交通擁堵問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公眾委員的設立是為實現城市管理多元共治、良性互動的重要舉措,公眾委員將跟我們一起來參與城市治理工作,讓決策更加民主、科學,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深度參與到城市管理當中。 ”市城管辦主任、市城市管理局局長郭繼山表示,市城管委將廣泛征求各位委員意見,把公眾參與貫穿于城市管理的全過程,幫助市城管委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思路,構建科學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型。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傅春曉)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