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馮海寧
11月21日開始,今年下半年以來最強冷空氣來襲,全國多地將迎來今年的第一場雪。降溫幅度大、體感濕冷是這次寒潮的主要特點。中央氣象臺22日6時繼續發布寒潮橙色預警。據悉,一些地方(如北京),本周是近30年來同期的最冷一周。(11月22日央視新聞) 我們似乎還未完全做好準備,此次寒潮就突然來襲。多個城市初雪比往年大大提前,用“速凍”形容天氣突變還是比較貼切的。“速凍模式”開啟,對個體來說,除了添衣保暖,還要注意出行安全等。同時,對各地政府部門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能力,也是一次集中、突擊式的考驗。
首先,對氣象部門預測預報能力是巨大考驗。無論是公民個體還是企事業單位,一般都是根據氣象預報結果做出應對準備,預測越及時、越準確,越有利于預防。其次,對供暖單位保障能力也是巨大考驗。“速凍模式”下,單位與家庭的供暖是否正常,直接關系到公眾幸福指數。
其三,對公共交通服務能力也是考驗。由于雨雪加降溫,路面普遍較滑,所以最近一兩天已經發生多起嚴重的交通事故,如京昆高速山西平陽段連環相撞事故已致眾多人員傷亡,這恐怕就與當地交管部門準備不足、應對不力有關。能否避免交通事故發生,既是對司機們的考驗,更是對各地交管部門的考驗。
另外,對醫院、電力、農業等機構和部門也是不小的考驗。根據以往經驗,氣溫突降后醫院的門診量和住院病人數都會出現爆發式增長,各級醫院是否做好準備,還需要衛計部門來回答。
“速凍模式”下的公共服務究竟如何,實際上檢驗的是地方政府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溫度”。越忠于職責,越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提供的公共服務就越及時越完善。希望每個接受考驗的地方部門或單位,都能經受過這些考驗。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