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葫蘆也能治病?為提高診療特色、完善中醫治療體系、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近期,李滄區滄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增設了又一特色診療,主要以葫蘆灸、懸灸、溫針、臍療、督灸為主,使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高端的中醫藥服務。自投入使用以來,滄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國醫館為依托,發揮中醫藥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傳統特色療法,積極推廣針灸、理療、艾灸、梅花針、藥熏、刮痧等26種中醫適宜技術,使社區居民充分享受到簡、便 、廉、驗的中醫藥服務,同時開展中醫治未病項目、中醫體質辨識、“蜂毒療法”、“穴位埋線”技術、中醫特色艾灸治療等特色服務項目。這些適宜技術和特色療法受到越來越多社區居民的歡迎和喜愛。
引入特色診療治療慢性病 11月18日上午,記者在滄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四樓國醫館觀摩了主任醫師為患者施行葫蘆灸的過程。高約30厘米的葫蘆下方去掉底部,利用鋼釘固定三條艾條,點燃之后置于患者的腰部,利用棉絮隔熱。葫蘆頂部開小口,艾條燃燒產生的煙騰騰升起。“葫蘆灸具有溫經散寒、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提高人體抵抗力等作用。”滄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醫師畢主任告訴記者。
在另一個針灸治療室內,記者看到醫生正在為一位病人進行臍療。令人不解的是,病人肚臍之上放著一個類似月餅大小的空心托盤。這是什么呢?“臍療也稱臍灸,我們用面團捏成托盤形狀 ,底部挖空,既能隔熱,又能使藥效發揮到最大。”醫生說,臍療在肚臍上隔藥灸,利用肚臍皮膚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點,借助艾火的純陽熱力,透入肌膚,刺激組織,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從而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具有綠色自然、簡單易行、效果突出等諸多優點,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現代綠色養生方法。
據悉,新增特色診療治療范圍廣泛,涵蓋頸肩腰腿痛、脾胃系統、婦科、肝膽系統、泌尿系統等各科疾病,特別是遷延日久的慢性病,效果較為明顯。
百姓足不出戶享高端中醫藥服務 滄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胡丹說,中心于2014年規劃興建之初,就將建設國醫館列為一項重要內容,將整個四樓精心打造為以中醫醫療、中醫養生、中醫傳統療法、創新療法為一體的國醫館。被山東省衛計委列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特色診療區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單位”。
中心通過醫聯體等形式,聘請島城名老中醫到國醫館坐診,給社區居民帶來專家級的服務,同時實現雙向轉診、資源共享、人才培養、技術提升,邊診療、邊教學的形式有力地提高了基層醫生的業務水平,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開通互聯網+醫療服務,實現跨區域在線會診交流、可視化實時病例討論,讓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問診全國知名專家。遠程診療服務對試行分級診療、減輕大醫院門診壓力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依托互聯網的醫生資源,推進健康保障,同時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健康守門人體系,為居民提供更高效、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蜂毒療法”是滄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挖掘的新特技。2015年,滄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館成立“蜂毒治療門診”,也是青島市首家開展中醫蜂毒療法的定點醫療機構,每天都有不少人慕名而來,一年多的臨床開展,來此接受蜂毒療法的患者近300人次。
2016年,中心新開展了“中醫埋線”技術。中醫埋線,主要是通過埋線器具將蛋白質磁化線植入人體相應的穴位,通過線體對穴位產生持續有效的刺激作用,從而達到調整臟腑、疏通經絡的目的。對三叉神經痛、痛風、偏頭痛、頸腰痛以及胃腸疾病、肥胖等具有明顯的效果 。
文/圖 城市信報記者 曹紅紅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