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當許多年輕人還在為沒錢沒時間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懊惱不已時,一群時髦的大爺大媽卻已經過起了邊養老邊環游世界的斑斕生活。 “銀發游”日益成為旅游市場開發的潛在熱點。一份最新的我國中老年人旅游消費行為研究報告指出,如今,已退休或臨近退休的老年人已成為國內游客的 “主力軍”之一,特別是錯峰、淡季出行的重要客流。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許多老年人不再滿足于“閑”在家,而是紛紛走進大千世界開闊視野。
旅途中結識朋友 與整日在繁忙的交際圈里輾轉的年輕人相比,慢節奏的旅行更能讓老年人感受到旅行的樂趣。由于生活理念、休息方式不同,老年人有更加充裕的時間來安排旅行,和老伙伴們一起享受出行。如今,結伴出行已經成為很多老年人青睞的一種旅游方式。
今年75歲的馮玉珍老人是島城一名旅游愛好者,退休后的20年里,她的足跡幾乎踏遍全國各地。近年,她又隨團去了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9月份乘量子號郵輪去了韓國,回國后又去了聊城、萊陽等省內的地方,賞秋景、采摘游。每到一處,她還會把自己在當地拍攝的照片發到微信群或朋友圈中,與親友一起分享旅游帶來的幸福感。
對于馮玉珍和朋友們來說,旅游不再是對生活的點綴,而是一種“眾樂樂”的養老模式,一種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我經常和朋友們結伴跟團出游,多則二十幾人,少則四五人。這些朋友很多是因為旅游而結識,后來有好的行程大家又一起結伴出游。”馮玉珍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她和朋友們還參加了山東省老年旅行社組織的老年采風俱樂部,他們組織的老年團行程舒緩,而且團友們都是老人,大家更能玩到一起來。如今她已經是采風俱樂部的老熟人,許多俱樂部的成員都認識她。每次出行,她都會充當志愿者的角色,幫助導游維持秩序、服務老人。
花甲背包客鐘愛自由行 在中老年游興起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花甲背包客”的出現,體現了老年人生活理念的根本性轉變。牛仔褲、運動鞋,再加上矯健的身姿,除了花白的頭發,島城63歲的自助游愛好者康和平精神狀態和年輕小伙沒什么區別。
不同于普通的跟團游,康和平這兩年總是和老伴自駕出游,他們時間寬裕,有車技有體力,而且熟悉網絡,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很多出行前的準備和安排。“一年我們大概1/3時間在青島,1/3時間在老家保定,另外1/3時間則在路上。”康和平告訴記者,大到享譽全國的名山大川,小到罕為人知的古樸村落,山東省內及周邊、河北省內及周邊,基本都已經轉遍了。前年,兩人自駕4000多公里,花了一個星期去內蒙看胡楊林;今年9月又剛剛自駕5000多公里,用時半個月,走了重慶、四川、云南及西南一線……
而對于旅行的收獲,康和平表示,除了收獲好心情,最重要的是旅行中不斷學習和收獲的過程。“我喜歡地理、人文,一路走一路看,之前了解到的,現在能真正去那里看看,補充自己的所知,這是收獲和學習的過程。 ”康和平說,退休前他很少有機會旅行,現在終于有了實現夢想的機會,他會在自駕前把車輛和自己的身體都調整到最佳狀態,準備好路線、景點、食宿等路書,而老伴則會全權負責照顧他的身體、安排生活,不禁讓人感嘆兩人的默契和恩愛。
百歲老人乘郵輪游日韓 難以承受車馬勞頓以及乘坐飛機對身體狀況的要求,對于一些老人來說,想要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可能并不容易,但郵輪出游給了他們更多的選擇。
第一次乘坐郵輪去日韓,并在郵輪上過了一百歲生日,是百歲老人張玉蘭最難忘的一段經歷。今年7月5日,她和女兒魏靜乘坐“海洋神話號”郵輪,從青島郵輪母港開啟了6天的郵輪游日韓之旅,一路上她們不但體驗了“海洋神話號”郵輪上豪華的配套設施,品嘗了美味的多國籍料理,還欣賞了日韓的異域風光。
“母親十分喜歡出去旅游,這幾年我帶著母親去過廣州、深圳、上海、南京、北京等地。母親這么大的歲數還爬了一段長城。今年母親百歲大壽,我就打算讓她體驗不一樣的旅行。 ”魏靜告訴記者,母親此前沒有出過國,更沒有體驗過郵輪。當看到“海洋神話號”郵輪從青島首航的消息后,老人十分心動。在綜合考慮之后,她們才決定一起出行。
“郵輪出行十分舒適、便捷,服務也好,最重要的是這種旅行方式沒有頻繁更換交通工具和住宿地帶來的麻煩。一路上,我們兩人也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在船上我們簡直成了明星,很多人要跟我們合照。返航那天,船上的工作人員還給母親準備了蛋糕,為老人慶生。”魏靜說,母親平時喜歡吃甜,很愛干凈,也能自理,因此她一個人照顧老人也不會很吃力。她家親戚有多位是百歲老人,身體都很棒。
數據>>>
八成受訪中老年人愿出游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5年中國13.74億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人有2.22億人,占總人口比例16.1%;65歲及以上人口數1.43億人,占比10.5%。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也催生了老年游的火爆。
中國老齡產業協會老齡旅游產業促進委員會與同程旅游近日聯合發布了中國中老年人旅游消費行為研究報告2016,首次以調研數據驗證了中老年旅游者 (有旅游消費經歷的50歲以上人群)“有閑又有錢”這一業界普遍認知。數據顯示,57%的中老年旅游者處于已退休狀態,12%處于半退休狀態,24%仍在職,退休后重新開始工作的占比7%。收入結構方面,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中老年旅游者占57.8%,其中月收入超過7000元的高收入者占31.3%。此外,81.2%的中老年受訪者表示,若條件允許愿意去旅游,明確表示不愿意去旅游的僅占9.7%。另外,驢媽媽大數據顯示,雖然80后、90后是旅游市場的主力軍,老年游的群體也在不斷壯大,60至70歲之間是老年游的主要人群,而70歲以上的老年游客占總體老年游群體的20%。
觀點>>>
老齡化帶動老年游火爆 全國老齡委調查數據顯示,目前老年人已占全國旅游總人數的20%以上。與學生、上班族不同,老年人的出游時間相對自由,又普遍有經濟能力,近幾年來,老年游客已逐漸成為旅行社的一大客源。山東萬達國際旅行社李建華總經理表示,目前老年游客已經占到山東萬達國旅服務總人數的三到四成。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趨勢明顯,老年人消費水平有所提升,老年游這一細分市場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老年人已經不滿足于過去的走馬觀花、馬不停蹄、疲于奔命的游覽模式。如何打造老年人專屬的旅游項目,是搞好老年旅游的根本問題。老年人有錢有閑,產品打造不好,不會被老年人所認可。 ”青島市旅游協會會長董天佑認為,我國老年旅游市場十分廣闊,應當針對老年人量身打造休閑游、健康游、度假游等適銷對路的旅游項目,吸引老年人走出家庭旅游觀光,在旅行中享受快幸福快樂。 本版撰稿 記者 于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