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記者 劉曉林 報道
本報訊 “我這頭發長長了,每次都等著咱的志愿者王師傅上門給我理發。”10月18日,今年77歲的刑淑英說道。據悉,自民生大集開市以來,給居民提供了不少服務,而便民工坊成立后,民生大集由每月一次的“月服務”變成了“日服務”,居民只要有縫紉、理發及家電維修方面的需求,就可到便民工坊尋求幫助,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民生大集的志愿者還可上門提供服務,幫助有需要的居民。
“我的頭發一直是王建民師傅給我剪的,因為行動不便,每次也都會跟社區和王師傅說上門幫忙理一下頭發。”刑淑英說道,自從社區給提供了這項服務,我們老年人方便多了。“因為老人的家人白天上班,所以我們就跟王師傅說晚上去老人家里幫忙理一下頭發,我們的志愿者二話沒說就答應了,這不老人家里人一下班,王師傅帶著工具就去了。”鄒縣路社區居委會主任藍翠娟告訴記者。“能給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我們志愿者心里也很高興。”王建民說道,“尤其是老人剪完頭發笑著對我們說謝謝的時候,心里很滿足。”
據悉,自民生大集的延伸服務社區便民工坊開業以來,“日服務”彌補了原來民生大集月服務的不足,民生大集號碼雖依然搶手,但不再像原來那樣“一票難求”。“我們社區也一直致力于讓更多的居民朋友們享受到更好、更優質的服務。”藍翠娟說道。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