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成全世界免费高清观看,成全影视大全在线观看,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平度市抓黨建促脫貧有自己的“新道道”

2016-10-17 14:58   來源: 半島網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經濟薄弱鎮6個,省定貧困村81個、青島市定經濟薄弱村128個,建檔立卡貧困戶4239戶、10483人,脫貧任務占青島市的58%。”從這組數字中不難看出,平度的精準脫貧工作可謂任務艱巨。為盡快高質量地完成脫貧任務,確保走在省市前列,平度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服務引領功能,通過上下聯動合力幫扶、筑牢村級黨組織攻堅堡壘、組織黨員干部聯戶幫帶等形式,打出了“組合拳”,闖出了“新道道”,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順利推進。

  上下聯動 齊心協力“破難題”

  



  省定貧困村、經濟薄弱村之所以積“貧”、積“弱”,固然有基礎條件差、地理位置偏遠等客觀制約,但根源還在于村莊班子軟弱渙散,缺少發展資源,這也是實現村莊脫貧的最大難題。加快貧困村基層黨組織整頓,推動發展資源下沉,就成為眼下推進扶貧工作的當務之急。

  2015年,當青島市派第一書記趙秀忠來到南村鎮郭家埠村時,深切感受到了村“兩委”班子軟弱渙散對村莊發展、村民致富帶來的不利影響,于是一下手就把強班子作為主要任務來抓。從提振農村黨員干部精氣神的黨性教育到解放思想開拓思路的外出參觀學習,在第一書記幫助下,郭家埠后村支部班子凝聚力逐步增強,引領發展脫貧的信心也樹立起來。在村班子強烈的脫貧發展意愿推動下,趙秀忠順勢而為,幫助協調各項資金458.5萬元,實施了以村內外道路硬化、文化廣場建設、農電綜合改造、文化科技下鄉、村莊亮化為主的“愛民、富民、育民、安民”四項工程,僅供水項目一項,就為村集體一次性增收近6萬元。

  過去拉著饑荒過日子的郭家埠后村,如今村集體賬簿上的資金增長到了97295.41元,村莊徹底脫貧水到渠成。同樣是省定貧困村的云山鎮南柳行村,平度市派第一書記姜深龍到任后遇到的情況卻有些不同,村干部是配齊了,可活卻干不到一起。怎么辦?姜深龍有意組織“兩委”班子成員和黨員骨干到群眾家庭特別是困難群眾家中走訪調研,一方面了解群眾脫貧需求,另一方面是“和稀泥”,把干群擰成一股繩,逐步喚醒黨員和村干部的為民服務意識。如今,該村“兩委”班子心往一起想、勁往一處使,積極爭取到了10萬元幫扶資金和100萬元的“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在村內道路維修、排水等群眾期盼已久的民生項目上,最讓人感動的莫過于消失多年的黨員干部帶著群眾手拿肩挑、一起流汗的勞動場面。當村里的排水和道路硬化工程啟動后,村民們無不拍手叫好,群眾真心期待著貧困落后的小村莊早日能大變樣。

  



  抓脫貧攻堅,首先抓組織整頓、資源下沉,這已經成為平度抓好脫貧攻堅的最大共識。基于這一認識,平度市建立了“第一書記當代表、幫包單位當后盾、主要領導負總責”的抓黨建促脫貧工作機制,統籌各級力量上下聯動,最大程度的破解脫貧發展難題,全力推進脫貧攻堅。2014年至今,已累計選派市鎮兩級第一書記445名,入駐軟弱渙散村進行集中整頓轉化,成功率達到95%以上。部門幫包、骨干企業一對一結對幫扶等多種幫扶形式,實現了對81個省定貧困村和128個經濟薄弱村的“一對一”幫扶全覆蓋。在抓班子帶隊伍的同時,引進各類扶貧產業項目148個、總投資1.39億元,為全市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和發展資源支撐。

  黨建引領  產業脫貧“拔窮根”

  



  打贏脫貧攻堅戰,說到底還是要靠基層黨組織發揮服務引領作用。近年來,平度市創新鄉村治理“164”新模式,發揮基層黨組織脫貧發展引領作用,積極發展一村一品“小產業”,推動村莊實施產業脫貧,從根本上治貧治窮,摘帽脫貧。

  最近,同和街道黨工委當“媒人”,牽線搭橋促脫貧的事在當地傳為美談。同和街道今年有東埠、石家莊、東三甲、大羅家4個經濟薄弱村的脫貧重擔;而該街道的和冠葡萄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有著專業的葡萄產業優勢。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經過街道黨工委撮合,雙方簽訂了合作脫貧協議,遵照“收益保底”原則,合作社把60個葡萄春暖棚的收益權轉讓給4個經濟薄弱村莊,以10年為期,每年每村可獲得固定凈收益5萬元以上,脫貧難題迎刃而解。有的需要牽線搭橋,有的是主動而為。今年2月份,白沙河街道明德康泰香菇合作社黨支部成立之初,就將吸納周邊村莊貧困村民入社作為抓好合作社黨建工作的原則之一,主動將周邊村莊3名缺文化、少技術、收入困難的家庭婦女吸收為合作社員工,每月發放3000元左右的固定工資,當年就實現了脫貧。

  



  當前,全市像和冠、明德康泰這樣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村(戶)”模式,帶動貧困村、貧困戶脫貧的合作社達到了623家,把153個貧困村和經濟薄弱村、1132戶貧困戶吸引到了產業鏈上,幫扶貧困村和貧困戶精準脫貧。與此同時,駐村第一書記、幫包單位企業,通過對貧困村黨組織書記、黨員干部扶貧政策宣講、技術信息幫扶、組織外出參觀學習等,有效地拓寬了村莊發展思路,激發了村干部干事創業激情,目前全市有86個貧困村創新脫貧方式,通過扶貧專項資金入股分紅、“旅游+觀光采摘”、“莊戶學院”、發展光伏產業、異地購置物業、種養殖業和農產品深加工等方式,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小產業”等,提前從根本上實現了脫貧。

  黨員聯戶  精準扶貧“幫到家”

  脫貧攻堅是全民工程,必須依靠各方力量共同推動。平度市主動賦予黨員聯戶這一“老辦法”新內涵,組織全市機關黨員干部和有幫扶能力的農村黨員,通過“一對一”“一幫多”“多聯一”等形式,把黨的好政策送到困難群眾家門口,增強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和信心。

  明村鎮蘭科村的劉希芹在丈夫去世后,唯一的兒子在外當兵,過去單憑一己之力很難發展好西瓜、青椒種植,收入一直不多,成為貧困邊緣戶。村里啟動黨員聯戶制度后,63歲的黨員張本志認下這戶“窮親戚”,真心實意幫助度過難關。劉希芹種植的西瓜、青椒等從種到收,張本志全程幫助聯系農資,指導做好田間管理,幫助做好銷售,目前劉希芹的每個果蔬大棚平均收入達到了3萬元。專營果蔬銷售的盧寶月,充分發揮銷售渠道暢通的優勢,主動聯系幫包3個勞動能力不足的困難家庭,對產出的西瓜、青椒等優先銷售、讓利銷售,為每戶困難戶節約種植經營成本600元以上,有力地促進了困難家庭脫貧致富。仁兆鎮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黨委更是將黨員聯戶工作發揮到了“極致”,專門組織開展黨員戶“幫困扶貧”活動,17名有熱心、有能力的黨員,針對“無技術、無資金、無勞動能力”三類貧困家庭脫貧需求,對應采取傳授技能、土地托管流轉、幫扶發展資金三種方式,通過“一對一”因人因戶幫扶,“保姆式”帶動31戶貧困戶、90余名困難群眾先后實現了脫貧致富。

  目前,全市有5200余名有幫扶能力的農村黨員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送去各類致富技術、信息870余條,幫扶資金270余萬元。同時結合開展“黨員聯戶、干部幫包、服務群眾”實踐活動,全市機關黨員干部與4239個困難家庭建立了“一對一”的固定聯系,幫助解決各種現實難題570余項,提供幫扶資金490余萬元,戶脫貧攻堅工作已接近尾聲,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黨建工作引領下,平度脫貧攻堅工作有基礎、有后勁,進展順利,成效顯著。“圍繞平度率先完成精準脫貧任務,我們結合第一書記駐村幫扶,積極探索了合作社聯貧困村、黨員聯貧困戶等管用有效辦法,凝聚起全市各級黨建工作力量,最大程度地發揮黨組織的脫貧攻堅堡壘作用,激發了扶貧工作活力,增強了貧困群眾信心,為加快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莊金杰如是說。在實地采訪過程中,記者也深切感受到,平度市黨建扶貧的“新道道”真正是把貧困群眾引到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

  文/圖 半島網 黃超 通訊員 孫京信 許珂 徐升川

  [編輯: 黃超]

  

半島客戶端

相關閱讀

平度 扶貧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

  1. <strong id="eai4v"><strong id="eai4v"></strong></strong>
    <strong id="eai4v"></strong>

    <bdo id="eai4v"></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安县| 万山特区| 积石山| 融水| 华亭县| 北流市| 佳木斯市| 工布江达县| 保靖县| 班玛县| 清水县| 昔阳县| 周口市| 噶尔县| 邯郸县| 三河市| 兰考县| 昌江| 三明市| 祁阳县| 阳新县| 芦山县| 黄冈市| 扶余县| 咸宁市| 姜堰市| 甘德县| 衡山县| 成安县| 柳林县| 高密市| 隆子县| 同心县| 特克斯县| 宁津县| 延吉市| 宝山区| 沧源| 卢氏县| 平利县|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