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記者 鮑福玉 報道
半島都市報10月14日訊 14日早晨萊西部分地區出現了大霧,而這種情況可能在15日的早晨變得更為嚴重,“擴散”到島城內陸大部分地區。據氣象專家介紹,10~11月份,這樣的輻射霧將逐漸增多。特別是身處內陸的平度、萊西地區,晝夜溫差比較大,輻射霧處于多發季節,早晨駕車出行的朋友要減速慢行。
據了解,每年的4~7月份是青島的海霧季節,而現在這個時候出現的霧主要是輻射霧,它是我國陸地上最常見的一種霧。“尤其在秋季天高云淡的背景下,風力比較弱,夜間多是晴空晴朗的夜空下,空氣中的水汽會由于輻射降溫而凝結,所以凌晨到早上容易出現‘霧’!”市氣象臺臺長薛允傳介紹道。輻射霧在北方的秋末、冬季到初春這一階段都比較常見,主要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的夜間或早晨。因為在這樣的天氣條件下,地面熱量可以迅速向外輻射出去,近地面層的空氣溫度會迅速下降,如果空氣中水汽較多,就會很快達到過飽和而凝結成霧。從多年的經驗來看,早晨出現輻射霧,常常預示著當天有個好天氣。生活中有“十霧九晴”、“早晨地罩霧,盡管曬谷物”的說法,這里提到的霧就是指輻射霧。
而統計最近三十年的氣候資料來看,青島(主要指市區)春、夏兩季(4~7月)主要是海霧,其他時段多以輻射霧、混合霧等為主。整體來看,年平均霧日53.5天,而且近些年秋冬季節的霧呈上升趨勢。
10~11月份,也就是秋末冬初,青島地區的晨霧和團霧最多,這兩種霧都是輻射霧。特別是身處內陸的平度、萊西地區,晝夜溫差比較大,輻射霧處于多發季節,尤其是早晨時段,比我們沿海地區更容易生成輻射大霧,對交通可能會造成影響,早晨駕車出行的朋友要減速慢行,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不過隨著太陽的升起、氣溫升高,輻射霧會很快散去,冷空氣到來也會驅散大霧,對白天的出行影響不大。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