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稱號。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文化青島,著力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對于提高城市文明、彰顯城市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昨天,政協第十二屆青島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文化青島”有關情況,10位市政協委員圍繞此議題為加強文化青島建設建言獻策。
■市政協委員:牛魯平
打造“藝術之島”文化品牌 牛魯平從如何強力推進青島文學藝術事業發展的角度提出全面實施六項工程的建議,包括:大力實施行風建設工程、大力實施“藝術之島”建設工程、大力實施精品創作工程、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實施文化培青工程、大力實施文藝陣地建設工程。其中,在實施“藝術之島”建設工程方面,牛魯平認為,建設“藝術之島”青島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建議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加強文化青島建設新一輪的頂層設計,提出建設的具體目標、思路、框架、舉措以及達到的效果和推進時間表,讓世人知道青島文化的發展有幾大體系、代表青島文化的主打品牌是什么、圍繞全市文化發展具體目標各區市應突出發展什么、實現文化青島建設目標的途徑和手段是什么等,可以將“藝術之島”建設列為當前推進的主要內容,做到綱舉目張、思路清晰、舉措有力,促進青島的文化建設在“十三五”期間有一個大的飛躍。
■市政協委員:車仁慧
優化公共文化設施布局 車仁慧從如何更好地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促進發展的作用,推動我市文化建設再上新臺階等方面提出了加大扶持文化創意產業力度、優化公共文化設施布局、提升基層文化建設水平等建議。在優化公共文化設施布局方面,車仁慧提出,近年來,青島市不斷加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目前主城區已建成市博物館、市圖書館、青島大劇院、市美術館等大型文化設施建設20余處,為市民提供了功能齊全、設施一流的文化活動場所,但存在總量不足,區域布局不科學、不合理、不均衡現象。建議按照公益性、均衡性、便利性原則,建設一批與我市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如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美術展覽場館、具有地域特色和民俗風尚的博物館項目等,并向市區北部傾斜,促進大型文化設施均衡布局、統籌發展,進一步縮小主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的南北差距,促進城市文化協調發展。
■市政協委員:王紀生
打造世界影視產業高地 王紀生在發言時說,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影視產業發展,全面打造“影視之城”城市文化品牌,把影視文化產業作為全市轉方式調結構的十大新興重點產業之一,但青島在向世界影視產業高地邁進過程中仍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有很長的路要走。王紀生建議,打造國際一流的影視基地,集中力量加大核心影視基地政策扶持力度,主動與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影視基地接軌,打造基地核心競爭優勢。同時,鼓勵著名影視導演、編劇、演員、經紀人等入駐基地,將影視基地打造成為高聚合度的產業核心。
同時,加快引進影視產業鏈各環節高端企業,構建涵蓋影視劇本、拍攝、制作、發行、放映、宣銷等環節的全產業鏈。充分發揮東方影都等核心項目的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制造、旅游、會展及相關行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實現影視產業的爆發式增長。此外,王紀生還提出了培育重點影視企業、支持影視精品創作、搭建高端影視文化交流平臺、強化影視產業配套服務和引進培養影視產業人才等建議。
■市政協委員:楊乃瑞
挖掘文化資源打扮城市 楊乃瑞說,青島的古典文化積淀深厚,卻在沉睡。在先秦文化方面,有我們熟知的:田單火牛陣大破燕軍,田橫五百士、秦始皇三次東巡瑯琊、西漢平度境內膠東國,第二代膠東王劉徹成了漢武帝,高僧法顯東晉時期從印度取佛經戒律回國,登陸嶗山,講經不其城,比玄奘早了230年。我市剛剛上演的舞劇《法顯》深受好評。楊乃瑞認為,對于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我們在文學、戲劇、書法、繪畫、舞蹈等方面的創作、挖掘力度不夠。
楊乃瑞表示,青島既是一個年輕、漂亮、優雅、氣質、洋氣、時尚的海洋城市,也有大氣、厚重、包容的文化底蘊,我們應該深挖青島的文化資源,更好地打扮自己的城市,更好地講好青島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青島的過去、今天、未來。對此,楊乃瑞建議,圍繞講好青島故事確立文化藝術項目,邀請國內資深專家,確立具有國家級研究、開發、創作級別的本土歷史人物或事件,在全國篩選有創作實力和資質的作家、戲劇家、編劇、導演或畫家以及動漫專家等。同時,專設本土藝術家創作、研發項目,鼓勵本土藝術家脫穎而出,使其成果成為青島的文化名片。
■市政協委員:王靜怡
利用高校資源繁榮文化建設 王靜怡表示,高校資源是一個城市的高層次技術資源、智庫資源、人才資源和文化資源。這些高校中具有創新活力的高層次文化資源,是提高青島市文化建設水平的重要力量。就充分利用高校資源繁榮城市文化建設,王靜怡提出了多條建議。王靜怡認為,青島市高校的文化領域學科豐富,無論是傳統的文史哲、藝術、旅游等領域,還是新興的影視傳媒、文化產業、動漫等都有完備的教學研究體系和人才隊伍,其中很多都在全省、全國乃至世界上具有領先地位,政府部門應對先進學科人才加以利用,組織各學科文化智庫,為城市文化建設的各個領域出謀劃策,提升城市文化建設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同時,王靜怡還提出,應充分利用高校文化團體資源,增強青島市高層次文化建設力量,進行高雅藝術、高雅文化進社區活動以及市際、省際文化交流活動;充分利用高校國際學術交流平臺,進行青島市高層次國際文化交流活動。
■市政協委員:耿燕
用微博微信宣傳老建筑文化 耿燕表示,青島市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的優秀歷史建筑。這些老建筑是重要的物質文化遺產,是青島特色文化的重要載體,應該納入文化青島建設的重要內容,給予更為妥善的保護和更為充分的挖掘、活化,使其重放光彩。對我市老建筑活化工作,耿燕提出了“政策先行,積極推動地方立法”“先易后難,逐步有序地開展活化工作”“引入民間資本,保障活化工作資金”“積極宣傳,擴大老建筑、老字號影響力”等諸多建議。
耿燕說,將老建筑的活化工作納入全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列入文化重點工程,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化方案和時間表。同時,要盡快出臺關于老建筑活化的地方法規,給予其應有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支持,明確老建筑活化的目標、原則、方法以及導向性政策、住改商政策、稅費減免政策等。除政府可用原文物保護基金、舊城改造基金、創業扶持基金等提供部分外,應發揮社會力量提供資金保障。建議廣泛開展招商工作,吸引各類資本和企業積極投資參與,并為參與活化工作的企業和個人提供稅費減免、補貼、小額貸款等。特別是要積極發揮青年創業者的作用,為有夢想、有技能、有資源的創業者來青、回青參與活化工作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同時,也可以成立慈善基金,吸引支持青島老城改造的慈善機構和個人對活化工作進行捐助。
此外,耿燕建議,應積極利用微博、微信等網絡新媒體宣傳青島老建筑特色文化,鼓勵印制老建筑手繪地圖、創意紀念品等特色文化產品,為老建筑、老字號吸引更多客源。充分發揮青年志愿者力量,使他們參與到活化工作的設計、實施、講解、宣傳等各項工作中來,為老建筑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全市政府系統承辦的587件提案全部按期辦復 記者昨天從市政協十二屆二十四次常委會議上獲悉,今年,全市政府系統共承辦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以來提案587件,其中,會議期間提案552件,平時提案35件。截至目前,已全部按期辦復。587件提案中,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的266件,占45.3%;正在解決或已列入工作計劃逐步解決的259件,占44.1%。
據介紹,為提升提案辦理工作科學化水平,我市繼續實施政府系統提案辦理工作第三方 (專家)評估機制。 9月份對政協委員反復提出或對辦理結果不滿意的20件重點提案進行評估,并進行現場視察,經過實地查看和論證,形成第三方(專家)評估報告,以此為依據召開政府系統政協提案辦理工作點評及“二次辦理”交辦會議。通過對提案涉及內容及辦理情況實施第三方評估,改變過去政府自己評自己、上級評下級的傳統評估方式,通過利用專家獨立性和專業性的特點,科學評價承辦部門辦理質量,保障了辦理結果的科學、客觀和公正。同時,也對不具備可行性的提案,提供了更權威、公正的依據。
經專家組評估,確定關于公安機關建立案件信息反饋制度等3件提案應由市政府研究重點督辦落實;10件提案應按辦理規定,繼續辦理;有4件提案應列入政府調研計劃,條件成熟時推進落實;有3件提案因政策等原因暫時難以落實,需與委員做好溝通解釋工作。
記者 于順 通訊員 李叢巖 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