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村社區的北村新苑小區,有一支充滿歡樂和活力的愛心隊伍,他們全是由少先隊員組成的,年齡最小的只有8歲,最大的有14歲。從2015年7月成立至今,他們在冬天義務打掃過小區的衛生,愛心募捐過衣物郵寄給山西貧困地區的兒童和老人,春節前幫著送福字進居民家中,還在炎炎夏日給環衛工人送過清涼。這個愛心團隊的熱心成員們,還個個身懷才藝,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他們懂得了責任,收獲了成長。
義務掃小區,夏日送清涼
8月27日,記者來到北村社區北村新苑小區,問起少先隊員愛心團隊,居民們豎起了大拇指。“這群孩子挺活躍的,幫著打掃社區的衛生,真招人喜歡。”居民由先生如是說。記者了解到,這支愛心團隊成立于2015年的7月份,是由社區發起的。
“當時知道要成立愛心少年團隊的時候,我就趕緊報名了,這樣的機會太難得,而且也得到了媽媽的鼓勵,希望在團隊中有所鍛煉。”作為資歷最老、年齡最大的隊員,王旭這樣概括自己加入團隊的初衷。入團后,他印象最深的活動是去年冬天在小區打掃衛生,那時候天兒很冷,但大家都堅持了下來。“這個活動也讓我更切身地體會到環衛工人的辛苦,不會再隨手扔垃圾,而且只要看到地上有垃圾,都會主動去撿起來。”
記者了解到,自團隊成立以來,孩子已經參加過近十次比較大的公益活動。去年冬天,孩子們帶動全家募捐冬衣,然后自籌郵費寄給山西的貧困兒童,募捐到的衣服得有五六百件;春節前,孩子們還幫著社區工作人員,將福字送到居民家中;今年夏天,孩子們還給嶗山區的環衛工人送水。“我一共送過3次水,把礦泉水雙手遞到環衛工人手里,希望能給他們帶去些清涼。”老隊員宋佳寧稱,參加這樣的活動,自己很開心。
熱心小隊員,個個有特長
在青島大學附屬中學讀書的王旭從小就很懂禮貌,社區的很多活動都很積極地參加。“團隊里我是小隊長,我們隊員之間本來都是好朋友,現在我們更是親密的好隊友了,別看大家平時打打鬧鬧,一到了活動中,大家都很積極,搬桌子這樣的活兒女生們都主動干。”王旭介紹,隊友們個個都很有特長,多數隊員都會彈吉他,自己還學過架子鼓,隊友由曉藝學習成績很好,在班里排前幾名,書法很棒;宋佳寧會跳舞。
8周歲的王紫怡是今年剛剛加入團隊的,她也是目前最小的隊員。“我覺得這些活動很有意義,希望能跟著大哥哥大姐姐們學到東西。”別看年紀小,她可會彈尤克里里,會跳爵士舞。記者了解到,北村社區的這個少先隊員愛心團隊固定成員有10個人,平日活動的時候,老隊員還時常帶朋友來參加,這樣愛心隊伍在不斷壯大。“只要是有愛心,想做公益的孩子我們都鼓勵參加,不會設什么門檻。”北村社區文化管理員由偉勝如是說。
談成長
“現在自己更有責任感了”
“我覺得自己加入團隊后,長大了很多,做事情更主動了,也更有責任感了。”王旭告訴記者,以前自己都是飯來張口,現在在爸媽累的時候,他會主動去買早餐。“當初讓孩子參加活動就是希望他多長長見識,能懂事些,現在孩子能主動幫助分擔家務了。”隊員門昌晟是今年加入愛心團隊的,他的媽媽王女士對兒子的成長感到欣慰。
北村社區文化管理員由偉勝告訴記者,當初打算組織少先隊員們參加公益,就是希望給孩子們提供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在愛心實踐活動中激發自身的正能量,學會付出和奉獻。“孩子可以說是社區的未來,讓他們傳播愛心和正能量,不光有利于他們自身的成長,而且還能帶動全家人一起投身公益活動。”由偉勝告訴記者,在剛剛組織的給環衛工人送水的活動中,孩子們的家長也自發地參與進來,有的掏錢買水,有的煮雞蛋,貢獻自己的愛心。據他介紹,下一步,少先隊員愛心團隊會義務在小區門口設點,幫助老人、小孩過馬路,春節的時候還會組織孩子們寫福字送給居民。“希望孩子們在參與活動中能真正有所成長。”
通訊員 孫培格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