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訊 昨日,家住鞍山路11號的李鎮清順利辦完交房手續,住了34年的老式套房終于“住到頭”,她將拿著100多萬元的補償款,去兒子住的小區買個套二房。據介紹,市北阜新路街道鞍山路11號和15號兩棟老樓啟動房屋征收,近百戶居民爭相簽協議辦理交房手續。
居民爭相簽約交房 “我們房前屋后的老居民樓就剩下這兩棟了?!鄙衔?0時許,家住鞍山路11號的李鎮清帶著房產證等材料,趕到房屋征收點辦理交房手續。按完手印將房門鑰匙交到工作人員手中時,李女士長出一口氣。她告訴記者,她家住的樓房是1982年建成的職工宿舍,當時周圍還是成片的筒子樓,他們這棟帶陽臺的樓房建成后,成了這個片區條件最好的樓房??呻S著時間推移,住了30多年的樓房逐漸老化,屋頂常年漏雨。去年,鞍山路北片筒子樓納入棚戶區改造項目,今年上半年,鞍山路11號樓北側成片的筒子樓交房拆除,孤零零剩下11號和15號樓。“鞍山路南側早就建成高層居民樓了,我們啥時候才能拆遷?”李女士說,這是今年上半年鄰居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兩棟老樓居民盼改造 阜新路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鞍山路11號和15號樓都是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老式套房。但按照當時的套房建房標準,每家只有臥室、廚房、衛生間,沒有廳。最成問題的是,這兩棟居民樓地處東高西低的下坡處,家住一樓的住戶家中非常潮濕,好多居民家鋪的地板革,到了夏季上面就是一層水。不少一樓居民自己動手,將地面墊高,或鋪上一層磚建起通風層,避免家具受潮腐爛。由于年久失修,這兩棟樓設施老化,排污管經常堵塞。鞍北片區納入棚戶區改造后,周邊的筒子路都納入征收范圍。但因為這兩棟老樓既不屬于筒子樓,也不屬于危房,就沒能納入征收,而兩棟樓上的居民非常盼望,街道經過多方爭取,終于促成兩棟老樓被征收。
補償款兩個月后到位 經過評估公司評估,兩棟被征收老樓的評估價為每平方米12750元。根據樓層和朝向,最高的房屋評估價為13770元,再加上房屋裝修補償,居民能拿到很可觀的補償款。據介紹,兩棟老樓中的套房很多是團結戶,就是一間套房分成兩家居住。根據拆遷政策,一套房住的兩家團結戶,分別按照獨門獨戶補償。多數為15平方米至17平方米的團結戶,每家能獲得70多萬元的補償款。居民辦理完交房手續后,預計兩個月后就能拿到房屋補償款。(記者 趙健鵬 通訊員 安迪 攝影報道)